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查尔斯·奥斯古德首次提出的理论并由威尔伯·施拉姆于1954年创制的模式。奥斯古德对“香农—韦弗模式”做了场弃。他提出,“香农—韦弗模式”主要从传播技术出发,适用于机械传播,却不符合人际传播活动的实际。事实上,在人际传播中,参与者同时充当着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角色。施拉姆根据这个理论,又进一步提出了循环模式。施拉姆认为,传统的直线性模式把传播视为从某一点开始而到某一点终止的过程容易使人误解,而实际上,传播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双向互动过程。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查尔斯·奥斯古德首次提出的理论并由威尔伯·施拉姆于1954年创制的模式。奥斯古德对“香农—韦弗模式”做了场弃。他提出,“香农—韦弗模式”主要从传播技术出发,适用于机械传播,却不符合人际传播活动的实际。事实上,在人际传播中,参与者同时充当着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角色。施拉姆根据这个理论,又进一步提出了循环模式。施拉姆认为,传统的直线性模式把传播视为从某一点开始而到某一点终止的过程容易使人误解,而实际上,传播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双向互动过程。
出版时间:1992-08 阅读模式 : 指读者在具体阅读过程中对文学作品作出的反应方式,在经历多次阅读之后逐渐凝定为固有的模式。可以分为个人的阅读模式和社会的阅读模式。个人的阅读模式指作为现实中的读者由于年..
刺激-反应模式:刺激-反应模式又称“刺激-反应论”。该模式是美国学者奥托·莱平格尔最早在《劝服性传播设计》一书中提出,是关于传播效果,特别是受众态度改变的一种理论描述。该模式把传播者传递的讯息看做一种刺激物(S),而..
传播5w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成为“循环模式”(2)该模式里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3)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