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新闻)

时报:①清末外国人在华所办中文报纸,也是天津第一家中文报纸。1886年由天津时报馆创办(同时还创办英文《中国时报》)。报馆主人为英籍德人德璀琳(GustayDertring),受到英国怡和洋行的资助。李鸿章积极支持。每日出版,内容分谕旨、言论、京津新闻、外省新闻、外国新闻等栏,也登科技文稿。1890年7月,在李鸿章推荐下李提摩太(TimothyRichard)任主笔,每期著论一篇,条陈新政,鼓吹中国印度化,部分论说后编成《时事新论》一书。同时出《直报》周刊,刊登日报一周重要稿件。1891年10月停刊。
(新闻)中国近现代有影响的全国性日报。1904年6月12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狄楚青,总主笔罗普,编撰人陈冷、雷奋、包天笑、戈公振等。日出两大张。初创时,曾得康有为、梁启超的资助。主张君主立宪,提倡发展民族工商业,反对外国侵略。1904年力主收回粤汉路权;1905年积极宣传反美拒约。早期《时报》实际成为康、梁在国内的喉舌。1908年后,与张骞等江浙立宪派趋近。民国初年,倾向袁世凯政府。1914年后,批评袁氏独裁、反对洪宪帝制。1921年,黄伯惠接办该报,着重报道体育、社会新闻,以消遣娱乐为主,政治色彩渐趋淡薄。《时报》最有影响的,是对报刊业务的改革。重视新闻、言论。紧密配合时事要闻,专辟“时评”栏,一日数篇。另辟“小说”栏,以译介西方文学名著为主,每天必登一、二篇。后又增出《教育》、《妇女》、《儿童》、《图画》等周刊,内容丰富多样。过去报刊多是书本式,该报首创“对开报纸,分为四版,两面印刷”的现代型版式,继又改进标题、字体、圈点符号等编排形式。后期注重新闻图片宣传,常用复色套版印刷,更使版面显醒多彩。该报的这些改革,多为同业所仿行,报界面目为之一新。后因经济困难于1939年9月1日停刊。

为您推荐

新闻报(新闻)

新闻报:清末和民国年间有广泛影响的商业报纸。1893年2月17日(清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创刊于上海。由中外商人所组公司经营。中国人入股的有张叔和、盛宣怀等(一说张之洞曾投资)。以英人丹福士为总董事,斐礼思((F.F.Ferr..

汉报(新闻)

汉报:①外国人在汉口创办的中文日报。1893年创刊。最初由英国字林洋行所办,又称《字林汉报》。1896年股权转入日本人之手,主持人宗方小太郎。为笼络维新派人士,鼓吹变法,抨击时政甚烈。1900年因支持康梁,官方禁止购读..

镜海丛报(新闻)

镜海丛报:清末澳门报纸之一。1893年7月18日创刊。周报,每周二出版,中文版每期6版。葡萄牙商人法连斯哥·飞南弟主办。每期头版均有针砭时事、鼓吹反清革命的社论。第5、6版刊登过孙中山的《医药问答》及被孙中山治愈的..

时务报(新闻)

中外纪闻(新闻)

中外纪闻:清末维新派主办的第一份报刊。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初名《万国公报》。由京报房代印代发。木板雕印,版式如同《京报》。康有为筹资创办。旨在开通风气,广联人才,为变法先声。梁启超、麦孟华编辑。每册刊..

京津泰晤士报(新闻)

京津泰晤士报:清末和民国年间英国人在中国办的英文报纸。一译《京津时报》。1894年3月在天津创刊,由英商天津印刷公司发行,原为周刊,1902年11月1日起改为日刊。首任主编为英国人贝令汉(A.W.H.Bellingham),随后任主编的..

强学报(新闻)

强学报:清末上海强学会的言论机关报。1896年1月12日创刊。徐勤、何树龄主编。铅印,5日刊。宣传变法维新的政治色彩比北京强学会的《中外纪闻》鲜明。报首用孔子纪年与光绪纪年并列。第一号即刊录未经公开的上谕“廷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