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务报(新闻)

时务报: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创办。总经理汪康年;总主笔梁启超;编辑、撰稿人麦孟华、徐勤、章太炎等。旬刊,书本式,连史纸石印,每期(册)32页,3万字左右。设“论说”、“谕旨恭录”、“奏折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每期1/2以上篇幅译介西学和五洲近事。卷首必发政论一二篇,大声疾呼:国难临头,非变法不足以图强。充分表达了广大爱国臣民急切要求革故鼎新的心声。该报政论,大多出于梁启超的手笔。梁为创刊号写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是一篇较早阐述办报思想的重要文章,强调要利用报刊“去塞求通”的功能,使之成为沟通内外上下声息、鼓吹变法维新的有力工具。第2篇《变法通议》,是他最早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全文近7万字,连载21期,结语是:“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实际也是一篇代表当时维新派政治主张的纲领性文献。此外,该报还发表了严复、徐勤、麦孟华等人宣传废科举、复民权、设议院等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启蒙色彩的许多文章,受到广泛的欢迎。当时,《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体,被誉为“时务文体”,群起仿效,风行各地。发刊不到半年,迅即销行7000余份,最多时达到1.7万份,“举国趋之,如饮狂泉”,一跃而为全国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报刊。但与此同时,也遭到顽固官绅的嫉视。创刊不久,张之洞即以“报中多言民权,干涉甚烈”相指责。至1897年11月,梁启超终被迫离去。后期《时务报》由汪康年主持。汪听从张之洞的旨意行事,言论日趋保守。第55期后,即不再登梁启超、徐勤等人的文章。1898年8月8日出至第69期停刊。

为您推荐

时务报➀

时务报:近代维新派机关刊物。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旬刊。总经理汪康年,总主笔*梁启超。以“广译西报”为主,特设言论一栏发表政见,鼓吹变法维新。一时风行全国。因言论日趋激烈,受张之洞干涉。梁启超于189..

时务报(新闻)

时务报: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创办。总经理汪康年;总主笔梁启超;编辑、撰稿人麦孟华、徐勤、章太炎等。旬刊,书本式,连史纸石印,每期(册)32页,3万字左右。设..

湘学新报(新闻)

湘学新报:清末湖南第一份近代期刊。1897年4月22日在长沙创刊。旬刊。线装书式一册,约30页,木板雕印。江标、黄遵宪、徐仁铸等先后督办,唐才常、陈为镒等主笔,撰稿者大多为校经书院和时务学堂师生。第21册起更名《湘学..

官书局汇报(新闻)

知新报(新闻)

知新报:清末维新派在南方的重要刊物。康有为倡议筹办,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总理何廷光、康广仁。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等。康有为的女儿康同薇曾任该报译员。股东“皆葡之世爵、澳之议员,拥数十成者..

经世报(新闻)

经世报:清末维新派刊物。1897年8月2日在杭州创刊。旬刊,连史纸石印线装,每册三、四十页。由胡道南、童学琦创办,聘章太炎、陈虬、宋恕等为撰述。该刊“隐存《春秋》经世之责”,“陈故破俗,证邻颁献,以表四科一学,以表..

消闲报(新闻)

消闲报:中国最早的文艺副刊。1897年11月24日创刊,每日随《字林沪报》附送。主笔高太痴,吴趼人、周聘三等均曾协助编辑。该刊宣称,其创办目的系为读者“遣闷排愁之助”。每期首列骈体散文一篇,其后新闻若干则,大都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