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报:清末儿童启蒙刊物。1897年10月在上海创刊,旬刊,石印线装。叶瀚、汪康年、曾广铨等人创办并编撰。梁启超为《蒙学报》和《演义报》作合叙,认为“教小学教愚民,实为今日救中国第一义。”内容分为两类:一类为“母仪训育之法”,介绍对儿童的道德规范教育;一类为“师教通便之法”,介绍知识传授的内容,分文学类、算学类、史事类、舆地类、格致类等。还有一些西文通俗儿童作品的译述。出版第38期后改名《蒙学书报》,出至72期终刊。
- 欢迎来到文学网!
蒙学报:清末儿童启蒙刊物。1897年10月在上海创刊,旬刊,石印线装。叶瀚、汪康年、曾广铨等人创办并编撰。梁启超为《蒙学报》和《演义报》作合叙,认为“教小学教愚民,实为今日救中国第一义。”内容分为两类:一类为“母仪训育之法”,介绍对儿童的道德规范教育;一类为“师教通便之法”,介绍知识传授的内容,分文学类、算学类、史事类、舆地类、格致类等。还有一些西文通俗儿童作品的译述。出版第38期后改名《蒙学书报》,出至72期终刊。
消闲报:中国最早的文艺副刊。1897年11月24日创刊,每日随《字林沪报》附送。主笔高太痴,吴趼人、周聘三等均曾协助编辑。该刊宣称,其创办目的系为读者“遣闷排愁之助”。每期首列骈体散文一篇,其后新闻若干则,大都是以..
蒙学报:清末儿童启蒙刊物。1897年10月在上海创刊,旬刊,石印线装。叶瀚、汪康年、曾广铨等人创办并编撰。梁启超为《蒙学报》和《演义报》作合叙,认为“教小学教愚民,实为今日救中国第一义。”内容分为两类:一类为“母仪..
闽报:日本人在中国华南出版的第一张中文报纸,1898年1月福州创刊,前身为中国人办的《福报》。由前田彪、井手三郎创办(井手约两年后去上海),得到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的支持。1905年报馆遭火焚,在日本驻福州领事中村巍等..
无锡白话报:清末影响较大的白话报。1898年5月11日在无锡创刊。5日刊。裘廷梁及其侄女裘毓芳(梅侣)创办、主编。木活字,毛边纸印刷,书本式线装。以宣传变法维新、广开民智为宗旨。设“中外纪闻”、“无锡新闻”、“海外..
湘报:清末湖南第一份日报。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日出铅印四开1张,毛边纸单面印刷,可裁成4页,对折装钉成册。内容有论说、奏疏、谕旨、公牍、本省新政、各省新政、各国时事、新学新书选录、答读者问等。同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