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报(新闻)

新民报:①中国现代民办报纸。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创刊。陈铭德、吴竹似、刘正华等发起创办。得到四川地方实力派的经济支持。陈铭德任社长、总经理,张友鸾任总编辑,邓季惺任经理、协理。1938年1月15日迁重庆出版。1941年11月1日增出重庆版晚刊。1943年6月18日出版成都版晚刊。1945年2月1日增出成都版日刊。成渝两社总主笔罗承烈。主笔有赵超构、张恨水、张剑慧、张友鸾、姚苏凤、崔心一、方奈何等。当时成渝两地4版总发行量达10万份,成为大后方发行最多的报纸。抗日战争胜利后,总管理处迁回南京,于1946年元旦出版南京版晚刊。同年10月10日复刊南京版日刊。总编辑曹仲英,主笔宣谛之、周绶章。同年4月4日创办北平版日刊,主持人张恨水。5月1日出版上海版晚刊,总主笔赵超构,总编辑程大千。至此,该报在全国共办有5社8版。郭沫若、巴金、老舍、夏衍、田汉、聂绀弩、吴祖光、马彦祥等文化界著名人士先后应邀任该报撰稿人或副刊主编。1947年5月25日上海版与《文汇报》、《联合日报》因反映支持学生运动,同时被查封。1948年7月8日,南京版被国民党政府勒令永久停刊。全国解放前夕,成都版、重庆版亦相继受到干涉控制或查封,不少记者被迫离去或被捕入狱,甚至被杀害。该报看重社会新闻,副刊很有特色,注意讲究版面编排和标题制作,在读者和新闻界中有一定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版复刊,与成渝两个版分别于1950年4月和1952年1月终刊。北平版于1952年底终刊。上海版继续出版,1958年改名《新民晚报》。
(新闻)抗日战争时期汉奸组织新民会的机关报。1938年1月1日在北平出版。系掠夺原《世界日报》改组而成。日本人武田南阳任社长,新民会会长、汉奸王揖唐、朱深、王克敏等先后担任名誉总裁。该报鼓吹“和平反共”、“建立东南亚新秩序”等论调,还用软性和黄色材料奴化和毒害中国读者。主要采用日伪通讯社“中华通讯社”的新闻稿。在宣传手法上采取欺骗和恐吓的法西斯手段。1944年4月30日停刊。

为您推荐

《河北新民歌(第一集)》

《河北新民歌(第一集)》: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文教部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7月版。7.8万字。选入1957年下半年和1958年元月之间河北省各地区涌现出来的新民歌330多首,分12辑:“指路明灯照九天”、“扔掉飞机坐飞箭”、..

台湾新民报

出版时间:1989-10 台湾新民报 : 文化综合性刊物。1930年3月29日创刊于台北。初为周刊,1932年4月15日合并了台湾民报后改为日刊。主编林呈禄、林海音、林焕青。1937年6月1日出至1800余期后被迫废除汉文版。1941..

新民会

出版时间:1989-10 新民会 : 1920年1月11日成立于日本东京。1920年1月8日,受五四运动思想影响的留日台湾知识分子、原“启发会”成员共十二人,受蔡惠如的邀请,在神田中华第一楼召开了创立组织协调会,商议通过了..

新民晚报·读书乐

《新民从报》

《新民从报》:是近代大型综合性半月刊杂志,由梁启超于戊戌变法流亡日本后所筹办。1902年2月8日在横滨出版。以内容广博著称。是梁启超宣扬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与《民报》论..

《新民报》

《新民报》:1929年9月9日于南京创刊,社长陈铭德,总编辑张友鸾。该报称“一传达正确消息,而造成健全舆论,三促进社会文化,四救济知识贫乏。”以“决不官报化,传单化”为定位。抗战胜利后再全国各主要城市复刊,总管理处设于南京..

新民丛报➀

新民丛报:清末改良派重要刊物。半月刊。1902年2月8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梁启超主编。设有论说、学说、时局、史传、学术、名家谈丛、国闻短评、海外汇报等栏目。初期着重介绍了大量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