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新闻

    现场新闻 : 新闻学术语。指记者深入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现场,根据自己的亲眼观察乃至亲身体验,对事件的发生过程及情景所作的“再现” 式的描绘性新闻报道。
现场新闻与一般新闻报道的最明显区别在于:重心不在于陈述 “发生了何事”,而是更注重展现“发生时的情景”,强调以鲜活的现场感、画面感来打动人心。它把读者 “带进” 现场,让他们去“看”,去 “听”,去感受现场气氛。因此,写现场新闻的根本在于记者足踏正在发生的事件的现场,去观察体验,捕捉 “活鱼”。
在表现上,现场新闻首先要注意 “聚焦”,即要有一个明确的报道主题,并紧扣主题筛选几个最精彩生动、最富特色和情趣的现场特写镜头,将它们有机地剪辑一起,使之表现连贯,既能显示事件过程,又能集中和简练地展现最动人的场景。不要太多堆砌材料,使报道显得松散; 现场情景的 “再现”主要靠白描手法,朴素、客观、简洁地勾画出最生动的细节,尽可能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现场,让他们看到人物的独特行为方式和情感表现,看到事物的特定状态。记者不要过多作主观渲染和雕饰,因为能打动记者的也同样能打动读者。描绘中简练、自然地穿插必要的背景交待,阐明因果和意义; 报道中要恰当使用引语,它使人物形象更富活力。没有引语,受众只看见一系列机械的事件过程。要让读者“听到”不同个性的人物在特定情景的不同声音和语气,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报道还要善于穿插一些趣味性材料,包括特别生动的细节、意外的小插曲、轶事、幽默的词语等。这是使报道增强可读性并使读者留下较深印象的技巧。运用要少而精,穿插要自然,切忌渲染,更要注意不能偏离主题去搞笑料。

为您推荐

确保新闻时效

确保新闻时效 : 新闻业务用语。为克服新闻工作中的迟缓现象,确保新闻时效,我国各传媒多有具体措施,如要求: (一) 各总分社,分社应多发当天的短稿; 对内容复杂而时间又来不及详细报道或考虑的事件,..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 新闻学术语。新闻机构通过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向社会公众就有关新近发生及变动的事实的情况发布。报道的基本体裁形式主要分为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访问记等。按报道领..

背景新闻

背景新闻 : 新闻学术语。指以揭示新闻背景、主要回答新闻中的“Why”为新闻主旨和新闻主体的一类新闻。背景材料与背景新闻是相互关联、有时甚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则新闻的背景材料是否出示、出..

新闻素材

新闻题材

新闻题材 : 新闻学术语。指新闻报道所涉及的各类事实、现象或领域范围。新闻题材其广泛性包容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它必须首先来自客观存在的、新近发生和变动、或新近披露的事实,同时又是..

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 : 新闻学术语。指新闻采写者寻找、认识、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认识和选择事实的某一特定方面进行采访写作。新闻角度贯穿于新闻采访和写作构思的整个过程,它在理论上一般分为三个基本方..

非正常“负”新闻效应

非正常“负”新闻效应 : 新闻学术语。新闻业务术语。“非正常‘负’新闻”,既是可以避免而又未被避免的,且又是违背新闻规律的,故其效应是不良或完全逆向的。含:(一)对政府或传媒把关者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