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是指公民或社会组织通过公共论坛批评包括权力腐败在内的不良现象;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①定义:舆论监督是指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
②舆论监督的主体既是公众也是媒体,公众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
③重要性:实际上它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做出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舆论监督与司法、立法、行政并称为国家的四大权力机关。
为您推荐
上海市广播无线电台监督处 : 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建立的广播管理机构,1938年3月成立,并宣布“取代”原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全部职权”,该处强令上海原民营台进行登记,声称各台均须“重加认..
东北无线电长途电话监督处 : 我国早期的地区性无线电广播管理机构,1923年成立于奉天(沈阳),先后筹建了哈尔滨、沈阳、天津和北京四座广播电台。1926年10月,颁布了《无线电广播条例》、《装设广播无..
《关于各级党委宣传部应加强对广播宣传的领导和监督的通知》 : 中共中央宣传部1955年9月13日发出。《通知》指出,关于地方人民广播电台的日常宣传业务,广播电台的政治思想领导以及广播电台干部的教..
[圣经]监督:在希腊文中,监督的含义是“管事人”。〈新·多〉说监督是上帝的管家。监督应不任性、不暴躁、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贪不义之财,乐意接待远地来人、好善、庄重、公平、圣洁、自持、坚守真实的道理。能以纯..
舆论监督:①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对于前者的监督包括对决策..
社会监督:监督学词语。广义泛指政党、司法、行政、公民、舆论等各种形式的监督。狭义仅包括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两种。社会监督的行为主体,是不具有国家权力的各政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和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