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公报》事件(新闻)

《国民公报》事件:原立宪派报纸攻击革命党而引起的一场斗争。1912年7月6日,原立宪派报纸《国民公报》发表时评,攻击同盟会“误国殃民”,并公开污蔑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为“伪政府”,因而激起了北京同盟会系统报纸的公愤。当日下午,《国光新闻》、《民主报》、《国风日报》等报负责人白逾桓、仇亮、公孙长子、仇鳌等人,赴《国民公报》社质询,毁坏机器家俱,并将该报经理徐佛苏扭往警厅,控诉该报破坏《约法》,而《国民公报》则反控田桐等“殴人毁物”,并电诉上海各报馆及日报公会。双方报纸为之相互进行攻击,形成革命党人和原立宪派党人之间的一场严重斗争。北京政府的法院对双方控诉均末判处,对《国民公报》破坏《约法》事,则称“此事若在政治上则罪大,在法律上则不甚大”,不了了之。

为您推荐

《第四战线——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掇实》

《第四战线——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掇实》 : 汪学起、是翰生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本书以史话形式勾划了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从1928年创建到1949年撤出大陆20年间的兴衰始末及其从业人..

国民党九届五中全会制定《当前文艺政策》

出版时间:1989-10 国民党九届五中全会制定《当前文艺政策》 : 1967年11月,国民党在台湾召开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 《当前文艺政策》。这个带有领纲性的文件,肯定了倡导“进步的人文主义” 的主张,并对台湾文艺创..

“改造国民性”

“改造国民性” : 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鲁迅的小说创作思想。鲁迅早在1903年就开始研究“国民性”的改造,考虑思想启蒙的问题。现实的教训使他感到对于“愚弱的国民”,“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民书目

大公报·读书与出版

大公报·读书与出版:香港《大公报》于1948年在港复刊。1978年开辟了《读书与出版》专刊,每周一出版,延续出版至今,是港台报纸推出同类专刊最早且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设有《读书报告》、《黄金屋》、《书与人》、..

国民经济学讲义

国民经济学讲义:瑞典经济学家克尼特·维克塞尔(Knut Wicksell,1851-1926)着。中译本由刘絜敖据伦敦乔治·劳特莱奇出版公司1946年克拉森和罗宾斯的英译本译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维克塞尔出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着。中译本由郭大力、王亚南据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880年版译出,商务印书馆1972年出版。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的柯卡尔迪。1740年获格拉斯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