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帅事件(新闻)

黄帅事件:“四人帮”利用小学生黄帅的来信与日记,以反“师道尊严”为题制造的一起政治事件。1973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以《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为题,发表北京市海滨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红小兵黄帅10月21日给该报的信和日记摘抄,并加了编者按。该材料原刊登在《北京日报》的内部刊物上,迟群、谢静宜阅后即接见黄帅,并指令《北京日报》加“编者按”发表。信是黄帅与班主任产生矛盾之后她的家长要她写的,日记摘抄是《北京日报》按反“师道尊严”的需要摘编的。该报按语说,“这个12岁的小学生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提出了教育革命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在教育战线上修正主义路线流毒还远没有肃清,旧的传统观念还是很顽强的……根据姚文元的指示,《人民日报》于1973年12月28日全文转载了《北京日报》刊登的黄帅的来信和日记摘抄及编者按语,并再加编者按语,赞扬“黄帅敢于向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开火”,提出“要注意抓现实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此后,全国新闻媒介广泛传播。各地中小学中迅速掀起了一股“破师道尊严”、“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浊流。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遭到破坏,许多教师被迫作检查,受批判,学校的桌椅、门窗、玻璃被砸坏,出现了“干部管不了,教师教不了,学生学不了”的混乱局面。1977年2月23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袁丁的文章《戳穿江青批判“师道尊严”的阴谋》,对江青等人利用黄帅来信和日记稿政治阴谋,搞乱学校,迫害教师的罪行,进行了揭发批判。

为您推荐

“批林批孔”运动(新闻)

“批林批孔”运动:“文革”后期,江青一伙打着“批林批孔”旗号,矛头对准周恩来。1974年1月12日,王洪文、江青给毛泽东写信,要求把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转发全国,经毛泽东批准,1月17日中央一号文件转发。江..

“四人帮”组织写作班子(新闻)

“四人帮”组织写作班子:“文革”期间,“四人帮”为控制舆论,组织不少写作班子,化名梁效、罗思鼎、唐晓文、程越、初澜、任明等。其中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组织的有30多人参加的写作组,迟群任总管,由江青亲自..

批判《三上桃峰》(新闻)

批判《三上桃峰》:“四人帮”把晋剧《三上桃峰》说成是为刘少奇招魂而加以批判。《三上桃峰》是1974年山西省参加华北地区文艺调演的一个剧目,讲的是某公社杏岭大队干部,把病马当好马卖给桃峰大队,事后杏岭大队党支部..

为张志新平反(新闻)

《中国青年》复刊纠纷(新闻)

《中国青年》复刊纠纷:1966年8月,《中国青年》杂志因“文革”被迫停刊,1978年9月复刊。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中国青年》复刊号发表评论“《破除迷信,掌握科学》和专文《句句是真理为什么是荒谬的?》指..

1976年天安门事件(新闻)

1976年天安门事件:1976年4月5日前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全国许多地方爆发的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反对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又称“四五运动”。受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控制的上海《文汇报》于3..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新闻)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文化革命”结束后以反对个人崇拜、纠正“左”的错误而开展的一次全国性思想解放的讨论。1976年10月,为害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但是党内仍有人继续坚持“左”的方针,阻挠对过去的“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