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盖子”事件:由一封内容反映北京市委揭批查步伐缓慢,迟迟不解决“文革”遗留问题的读者来信引起的风波。197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在三版右上角发表署名杨西岩的《捂盖子的是谁?》来信,反映北京市委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中,不积极肃清流毒,落实政策,对一些重大问题轻描淡写,使广大群众蒙在鼓里,群众不满。来信发表后,有人批评《人民日报》无组织无纪律。但是,广大群众对之评价为“《人民日报》犯了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错误”。
- 欢迎来到文学网!
“捂盖子”事件:由一封内容反映北京市委揭批查步伐缓慢,迟迟不解决“文革”遗留问题的读者来信引起的风波。197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在三版右上角发表署名杨西岩的《捂盖子的是谁?》来信,反映北京市委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中,不积极肃清流毒,落实政策,对一些重大问题轻描淡写,使广大群众蒙在鼓里,群众不满。来信发表后,有人批评《人民日报》无组织无纪律。但是,广大群众对之评价为“《人民日报》犯了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错误”。
《中国青年》复刊纠纷:1966年8月,《中国青年》杂志因“文革”被迫停刊,1978年9月复刊。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中国青年》复刊号发表评论“《破除迷信,掌握科学》和专文《句句是真理为什么是荒谬的?》指..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文化革命”结束后以反对个人崇拜、纠正“左”的错误而开展的一次全国性思想解放的讨论。1976年10月,为害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但是党内仍有人继续坚持“左”的方针,阻挠对过去的“左”..
“张浩来信”风波:《人民日报》发表署名张浩的来信,强调应该稳定“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在全国农村引起混乱。1979年3月5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张浩来信时还加了编者按。按语说,“人民公社…..
平反冤假错案的第一炮:1978年11月15日,新华社发出一条震动中外的新闻《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消息说:“中共北京市委在最近举行的常委扩大会议上宣布,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捂盖子”事件:由一封内容反映北京市委揭批查步伐缓慢,迟迟不解决“文革”遗留问题的读者来信引起的风波。197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在三版右上角发表署名杨西岩的《捂盖子的是谁?》来信,反映北京市委在深入揭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