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三上桃峰》(新闻)

批判《三上桃峰》:“四人帮”把晋剧《三上桃峰》说成是为刘少奇招魂而加以批判。《三上桃峰》是1974年山西省参加华北地区文艺调演的一个剧目,讲的是某公社杏岭大队干部,把病马当好马卖给桃峰大队,事后杏岭大队党支部书记3次上桃峰大队认错。故事取材于1965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的一篇通讯《一匹马》。由于刘少奇夫人王光美曾在通讯故事发生地河北省抚宁县桃园大队参加过“四清”运动,“四人帮”便说该剧的要害是“为刘少奇翻案”、“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74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初澜”的文章《评晋剧〈三上桃峰〉》。该文由全国32家报刊转载并在电台广播。霎时间,全国舆论齐讨《三上桃峰》,不到两个月,各地报刊登出500多篇批判文章,到处抓“三上”、“四上”、“五上”,谈“马”色变,以至与该事件毫不相干的连环画册《大红马》也奉命停印;湖南花鼓戏《还牛》也被认为是为刘少奇翻案的大毒草;湖北儿童剧《桃山新苗》,因剧名沾“桃”而被停演。因此受到株连的文艺评论工作者赵云龙被迫害致死。1978年9月7日,中共中央批转山西省委报告,为《三上桃峰》事件平反;9月11日,平反大会召开,为事件中受冤屈的人员昭雪。

为您推荐

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

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 : 批判诗学著作。戈特舍德著。1730年出版。戈特舍德(Gottsched,1700—1777),德国文学理论家、作家。本书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论述了诗的一般原理,指出诗的本质在于摹仿自然,写诗是一种智力..

批判现实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批判现实主义 : 欧洲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文学艺术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化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它的进步意义在于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揭露封建制度和资本主..

《趣味批判》

《趣味批判》:[意]德拉·沃尔佩着。王柯平、田时纲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9月版。21万字。分3章:诗歌“意象”批判;诗歌语义阐释;拉奥孔1960年。附录收作者论文5篇:《恩格斯、列宁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学》,《论“先锋派..

《〈河殇〉批判》

《武训与《武训传》批判》

《武训与《武训传》批判》:华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华南人民出版社1951年7月版。9.3万字。影片《武训传》由孙瑜于1949年摄制,描写武训(1838-1896)乞讨、放债兴办义学的故事。该片1951年上映后,在文化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

《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

《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郑欣淼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28.3万字。以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为经,以他的社会观、历史观、文艺观及儒、道、释传统思想为纬,论述鲁迅提出“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

康德三大批判着作

康德三大批判着作:18世纪后半期德国着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所着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部哲学名着的并称。《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认识论巨着。初版于1781年,1787年二版时作者作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