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派"

    "四五年派" : 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期间(1945~1949)出现的以诗人凯里尔·安哇尔为首的文艺流派。1946年11月19日凯里尔与一些年轻诗人和画家创立文艺组织"文坛社",并在《策略》周刊上开辟文艺专栏。他们的作品在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上与战前“新作家”时期不同,战前"新作家"田园式的浪漫主义气氛已不复存在。凯里尔首先采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写诗,他那新颖独特的诗歌形式,凝练紧凑的诗句,开创了印度尼西亚诗歌的新风格,在青年诗人中引起巨大的反响。"文坛社"在成立初期,对民族独立斗争持积极态度,后受"普遍人道主义"、世界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日益脱离现实斗争,表现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1949年6月,凯里尔去世后不久,有人第一次把"文坛社派"改称为"四五年派",并把八月革命期间涌现的青年作家也包括在内。"新作家"时期的老作家认为"四五年派"只不过是"新作家派"所开创的文学道路的继续。而进步作家则认为以凯里尔为首的所谓"四五年派"根本不能代表四五年的革命精神。在50年代初,就"四五年派"的称呼问题曾出现一场激烈的论战。

为您推荐

斯莱塞,K.

斯莱塞,K. : 澳大利亚诗人。出生在新南威尔士州奥兰治城。中学毕业后在悉尼《太阳》报任记者。20年代初期结识了著名作家诺曼·林赛,1923年与林赛的儿子杰克·林赛合办《幻影》杂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26年出..

斯托,H.B.

斯托,H.B. : 美国女作家。生于康涅狄格州。父亲是牧师。1832年她随父迁往辛辛那提市,担任教员。这座城市与南部蓄奴州仅一河之隔,她的一家积极参与援助逃亡奴隶的活动。她对黑人奴隶的遭遇十分同情,对奴隶制深恶..

斯坦库,Z.

斯坦库,Z. : 罗马尼亚作家、诗人。父亲是农民。自幼家贫,进入一家制革店学艺,当过长工、报童、职员和编辑。31岁才取得大学文学和哲学系的毕业证书。此后,主要从事记者工作,主编过《今日》和《信仰》等报刊。40年..

四大家

斯图尔特,D.

斯图尔特,D. : 澳大利亚诗人、剧作家、评论家。生于新西兰。1938年移居澳大利亚时已出版过两本诗集。同年他被聘为《公报》杂志的文学编辑,此后23年一直担任此职。结交了许多诗人和作家,并发表了诗集与诗剧。以..

斯塔纽科维奇,К.М.

斯塔纽科维奇,К.М. : 俄国作家。出身贵族,父亲为海军上将。曾肄业于海军学校(1857~1860)。1860年作环球航行。1872年起为民主刊物《行动》撰稿。1881至1884年参加它的编辑部,后任发行人。70年代与革命民粹派接..

斯泰因,G.

斯泰因,G. : 美国女作家。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富裕家庭,早年就读于国外。1893年入拉德克利夫学院攻读心理学,1897年毕业,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脑解剖学。1902年辍学,离美赴欧,此后大部分时间住在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