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H.B.

    斯托,H.B. : 美国女作家。生于康涅狄格州。父亲是牧师。1832年她随父迁往辛辛那提市,担任教员。这座城市与南部蓄奴州仅一河之隔,她的一家积极参与援助逃亡奴隶的活动。她对黑人奴隶的遭遇十分同情,对奴隶制深恶痛绝。1836年与卡尔文·埃利斯·斯托教授结婚。1850年随夫迁至缅因州。她写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揭露了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制的残暴和黑奴的痛苦。小说的主人公老黑奴汤姆在奴隶主之间几经转卖,最后落到极端残暴的奴隶主莱格里手中。他为掩护两个女奴逃亡而惨死在主人的皮鞭之下。女奴伊莱扎的孩子同时也将被卖,她带着孩子冒死潜逃,在废奴派人士的协助下与丈夫会合,奋力抵抗追捕,终于到达加拿大,获得自由。小说赞扬了伊莱扎夫妇所代表的黑人为反抗压迫、争取自由解放而作的斗争,同时也推崇汤姆所体现的逆来顺受的基督教博爱宽恕精神。这部小说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反奴隶制的斗争,但也遭到奴隶主的诋毁。1853年作者发表了《〈汤姆叔叔的小屋〉题解》,引用大量资料证明她的小说所揭露的事实是有充分根据的。1856年她发表了根据黑奴起义领袖德雷德·司各特的事迹写成的长篇小说《德雷德,阴暗的大沼地的故事》。此外,还发表过一些描写新英格兰风土人情的小说,如《奥尔岛上的明珠》(1862)、《老镇上的人们》(1869)等,以及描写新英格兰农民和渔民生活的短篇小说和散文。
  《汤姆叔叔的小屋》在1901年曾由林纾译为中文,译名为《黑奴吁天录》,以后欧阳予倩曾把它改编成话剧《黑奴恨》上演。

为您推荐

斯莱塞,K.

斯莱塞,K. : 澳大利亚诗人。出生在新南威尔士州奥兰治城。中学毕业后在悉尼《太阳》报任记者。20年代初期结识了著名作家诺曼·林赛,1923年与林赛的儿子杰克·林赛合办《幻影》杂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26年出..

斯坦库,Z.

斯坦库,Z. : 罗马尼亚作家、诗人。父亲是农民。自幼家贫,进入一家制革店学艺,当过长工、报童、职员和编辑。31岁才取得大学文学和哲学系的毕业证书。此后,主要从事记者工作,主编过《今日》和《信仰》等报刊。40年..

四大家

四大家 : 18世纪朝鲜实学派文学后期的四位代表诗人。他们是李德懋 (1741~1793)、柳得恭(1748~?)、朴齐家(1750~1805)和李书九(1754~1825)。四人都是著名实学派学者、小说家朴趾源的学生。除李书九曾做过掌握朝政的..

斯图尔特,D.

斯塔纽科维奇,К.М.

斯塔纽科维奇,К.М. : 俄国作家。出身贵族,父亲为海军上将。曾肄业于海军学校(1857~1860)。1860年作环球航行。1872年起为民主刊物《行动》撰稿。1881至1884年参加它的编辑部,后任发行人。70年代与革命民粹派接..

斯泰因,G.

斯泰因,G. : 美国女作家。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富裕家庭,早年就读于国外。1893年入拉德克利夫学院攻读心理学,1897年毕业,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脑解剖学。1902年辍学,离美赴欧,此后大部分时间住在巴黎。..

斯沃尼姆斯基,A.

斯沃尼姆斯基,A. : 波兰诗人、剧作家。生于华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年轻时学过绘画,后来和杜维姆、伊瓦什凯维奇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他的主要作品喜剧《家庭》(1933),讽刺法西斯种族歧视政策;诗集《没有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