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派文学

    民粹派文学 : 19世纪70至90年代俄国民粹派及其同情者的文艺创作,包括合法的、地下的和国外刊行的3类。民粹派作家把文学视为宣传其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曾从60年代革命民主派的思想中吸取养分。格·乌斯宾斯基、卡罗宁(本姓彼特罗帕夫洛夫斯基)、纳乌莫夫、奥西波维奇(本姓诺沃德沃尔斯基)、兹拉托夫拉茨基、扎索津斯基等使用特写和小说体裁,以生动的群众口语和方言,反映1861年改革后农村在资本主义渗透下的经济破产与阶级分化,农民的生活、心理和自发的抗议,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民主主义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民粹派断言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俄国国情,认为半封建的村社体现了平等、友爱和集体主义原则,甚至能通向社会主义,而富农的出现只是偶然的外来影响所造成的结果,因此大多数采用农村题材的民粹派创作往往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格·乌斯宾斯基则清醒地看到农民的个人主义倾向,把他们的分化和村社的解体当作历史的必然。从80年代起,随着革命民粹派的蜕化,有些作家更以牧歌笔调描述资产阶级主宰下的农村,完全背离了现实主义。
  知识分子的作用与活动以及他们如何探求同人民相结合的道路,是民粹派文学的另一基本题材。在散文中,奥西波维奇和斯捷普尼亚克(本姓克拉夫钦斯基)的长篇小说,莫罗佐夫、菲格涅尔、西涅古勃的革命回忆录,代表这方面的主要成就。莫罗佐夫、拉夫罗夫等的浪漫主义诗作描写知识分子为人民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对专制制度的憎恶和对革命前途的信心,同十二月党诗人的传统和涅克拉索夫的诗风有密切联系。民粹派的宣传鼓动诗歌通俗易懂,对90年代无产阶级诗人产生过影响。民粹派拥有特卡乔夫、斯卡比切夫斯基等文学评论家,其中最杰出、最受知识分子欢迎的是尼·米哈伊洛夫斯基,但他的论著掺杂有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想。

为您推荐

民粹派小说

民粹派小说 :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俄国民粹派及其同情者的一种文学创作。主要有奥西波维奇、斯捷普尼亚克、乌斯宾斯基、卡罗宁、纳乌莫夫、兹拉托夫拉兹基、扎索津斯基等写作的特写和小说。其特..

民粹派文学

民粹派文学 : 19世纪70至90年代俄国民粹派及其同情者的文艺创作。民粹派是俄国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家,痛恨沙皇专制制度,自称为“社会主义者”,断言资本主义不符合俄国国情,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农民身..

民粹派作家

民粹派作家 : 20世纪前半叶匈牙利的一个作家流派,或称农民作家,文学史上称为"民粹派作家运动"。民粹派作家在政治上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在文学上则大多属于现实主义,他们研究和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农民,表现农民的生..

民粹派文学

缅甸文学宫文学奖

缅甸文学宫文学奖 : 缅甸独立以来唯一的全国性文学奖。缅甸文学宫(亦称缅甸翻译协会)从1949年开始,举办文学作品评奖活动,每年评选出前一年出版的各类书籍的获奖者,给予一定的奖金。最初只评选长篇小说一种,后..

缅甸文学

缅甸文学 : 大体可分为4个时期。   2.封建王朝时期的文学(1287~1885) 蒲甘王朝崩溃后,经历了阿瓦、东吁、良渊和贡榜几个王朝。随着佛教地位的加强,佛教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僧侣作家;另一方面还出现..

荷兰文学

荷兰文学 : 荷兰于12世纪末始有文字。形成荷兰文的语言──荷兰语则是由弗兰克方言、弗里斯兰方言和一些萨克森方言融合演变而成。13世纪产生了荷兰民间文学。当时以佛兰德为中心的南方,由于受法兰西文化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