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

周作人著。1932年三四月间在辅仁大学的讲演记录稿,同年9月由北平人文书店出版。书凡5讲。第1讲:关于文学之诸问题;第2讲:中国文学的变迁;第3讲:清代文学的反动(上)——八股文;第4讲:清代文学的反动(下)——桐城派古文;第5讲:文学革命运动。

此书以为,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言志派”文学与“载道派”文学循环往复的历史。明末公安派和竟陵派的言志文学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渊源,而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占统治地位的清代文学则是明末文学的反动,也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原因。胡适的“八不主义”,也即是复活了明末公安派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信口信腕,皆成律度”的主张;经曾国藩放大范围后的桐城派,其思想观念和文体观念已较为开通,清末又经过严复、林纾诸人介绍西洋科学思想和西洋文学,慢慢便与新要兴起的文学接近起来了,新文学运动的开端实由桐城派中的人物引起来的;梁启超以改良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为目的的文学革新运动,也给予文学革命运动以很大的助力。凡是载道的文学,都属于鲁迅所言的“遵命文学”,清代的八股和桐城派古文都是遵命文学;在此意义上,五四新文学和明末文学的根本方向是一致的,两者都是对于遵命文学所起的反动,属于不遵命的革命文学。论及清末的白话和现在的白话、古文与白话,著者认为:清末白话倡导和白话文实践是出自政治方面的需求,只是戊戌政变的余波之一,和后来的白话文没有多大关系;古文和白话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死活也难分。

对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所持的白话文学乃中国文学唯一的目的地,以前的文学也是朝着这个方向走,只因为障碍物太多,直到现在才得走入正轨,而从今以后一定就要这样走下去的观点的“不大赞同”,以及对于20世纪20年代末蓬勃兴起的属于“载道文学”和“遵命文学”的革命文学思潮的疑虑,是持守反载道的“言志”文学观的周作人讲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的现实语境。

为您推荐

《新文学鉴赏文库·现代散文卷》

《新文学鉴赏文库·现代散文卷》:李若冰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版。110万字。汇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各个流派、各种风格的近百位作家的散文名作近200篇。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游记、小品文等类。以作家为单元,..

中国新文学大系

中国新文学大系 : 中国现代文学系列选集。赵家璧主编。1935年至1936年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80年起上海文艺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赵家璧(1908— ),笔名筱延,上海松江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次年参加上海良..

台湾语言源流

出版时间:1992-11 台湾语言源流 : 方言学著作。丁邦新著。中国台湾1968年初版。学生书局1979年、1980年分别出2、3版。丁邦新,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全书共分7章,127页。第1章概述汉语和台湾..

等韵源流

中国雕版源流考

出版时间:1992-11 中国雕版源流考 : 版本学专著。孙毓修著。民国7年(1918)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本,民国22年(1933)、23年(1934)重版。孙毓修,字留庵,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藏书家,藏书处曰“小绿天庵”,..

文史工具书的源流和使用

出版时间:1992-11 文史工具书的源流和使用 : 工具书介绍著作。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师王明根、吴浩坤、柏明著。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共11章,前有总论。在总论中阐明工具书的概念、作用、种类以及中国工具书..

新文学运动

出版时间:1992-12 新文学运动 : 二次大战后缅甸文学界出现的文学改革新思潮。1946年,缅甸作家达贡达亚在他主办的《星》杂志创刊号上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应有所创新,并且提出了新文学的口号。但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