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列耶夫,K.F.

    雷列耶夫,K.F. :

生于巴托沃地方一个小地主家庭,卒于彼得保罗要塞。曾在彼得堡第一军官学校学习,受过A.N.拉季舍夫和法国启蒙学派思想的影响。1812年参加反拿破仑的战争,并远征国外。回国后因憎恨野蛮的俄国军队制度,退伍还乡。1820年迁居彼得堡,重新参加社会活动,被选为刑事法庭陪审员,以公正闻名。1823年任俄国的大企业俄美公司经理。同年加入十二月党人团体北社,成为激进派领袖,促进北社和南社合并,积极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被处绞刑。

雷列耶夫是十二月党人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者。1820年他发表《致宠臣》一诗,影射沙皇亲信阿拉克切耶夫,称他为“专制统治下的奸诈谄媚者”,社会为之震惊。雷列耶夫的文学观点表现在他的《诗歌小议》(1825)一文中,主张诗歌应具有充实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容。著名组诗《沉思》(1821~1823)选取俄国历史上性格坚强的人物作主人公,借以唤起读者的爱国热情和社会理想。《公民》(1824~1825)一诗谴责贵族青年无所作为,不理解自己的命运和历史使命,“在可耻的懒散中消磨青春”,称他们是“柔弱的一代”。长诗《沃依纳罗夫斯基》(1825)以乌克兰古代历史故事为题材,主人公青年时期曾追随其舅父马赛巴背叛彼得大帝,在逃亡中被捕,流放雅库茨克。诗中叙述其身世及其妻赴西伯利亚寻夫经过,反映了十二月党人为祖国和自由贡献一切的精神。“我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公民”的著名诗句正出于此诗。诗中人物形象具体,乡土色彩浓厚,语言平易生动,受到A.S.普希金的称赞。未完成作品长诗《纳里瓦依科》约写于1824~1825年,也以乌克兰为背景。

雷列耶夫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诗人N.P.奥加辽夫曾称他为“指路的明星”。

为您推荐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 : 生于大阪,卒于逗子。日本20世纪20年代“新感觉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处女作是刊于第六次复刊的《新思潮》上的小说《招魂祭一景》(1921),受到文豪菊池宽的赏识,1926年,在“新感觉派”机关..

莱蒙托夫,M.Yu.

莱蒙托夫,M.Yu. : 生于莫斯科,卒于皮亚季戈尔斯克。父亲是退役上尉,母亲是大贵族的女儿。父母一度住在莫斯科,诗人出生后不久,全家回到奔萨省塔尔哈内外祖母的领地居住。出身富豪而寡居的外祖母并不满意女..

迪伦,B.

迪伦,B. : 迪伦,B.生于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市。1959年入读明尼苏达大学,但不久后辍学,在纽约开始他的创作型职业歌手生涯。1962年,他加盟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并发行首张个人专辑《鲍勃·迪伦》,反响不佳,但是次年..

太宰治

黑塞,H.

黑塞,H. : 生于德国施瓦本地区卡尔夫镇一个传教士家庭,卒于瑞士提契诺州蒙塔尼奥拉。自幼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中长大,接受了比较广泛的文化熏陶,中国和印度的古老文化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1891..

多恩,J.

多恩,J. : 生于伦敦一富有的天主教五金商人家庭,卒于伦敦。母亲出身天主教名门。4岁丧父,母亲两次改嫁,他依靠亲戚资助于1584年进入牛津大学,因宗教原因未获学位。他有意仕宦,1591年在伦敦学习法律,对神学、..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 : 生于东京,卒于东京。本姓新原,因过继给舅父,易姓芥川。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很早即接触中日古典文学。上中学后,广泛涉猎欧美文学。1913年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英文系。1914、19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