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森,G. :
生于奥斯陆一小商人之家,卒于奥斯陆。曾在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在《日报》当记者,自1930年起担任《日报》新闻部主编。创作受E.海明威和F.卡夫卡影响。主要著有长篇小说《在夏天》(1932)、《两个可疑的人》(1933)、《永恒的周末》(1934)、《公牛》(1938)和《去年的雪》(1948)等。作品多描写令人压抑的社会现实,反映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如《两个可疑的人》就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后被拍成电影。他还译有海明威的小说,写有戏剧评论。
拉尔森,G. :
生于奥斯陆一小商人之家,卒于奥斯陆。曾在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在《日报》当记者,自1930年起担任《日报》新闻部主编。创作受E.海明威和F.卡夫卡影响。主要著有长篇小说《在夏天》(1932)、《两个可疑的人》(1933)、《永恒的周末》(1934)、《公牛》(1938)和《去年的雪》(1948)等。作品多描写令人压抑的社会现实,反映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如《两个可疑的人》就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后被拍成电影。他还译有海明威的小说,写有戏剧评论。
格吕顿,F. : 生于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用新挪威语创作。他除了创作外还在报社当记者。他多次荣获挪威重要文学奖和文学提名奖,如巴拉格奖和图书馆奖等。格吕顿于1983年以诗歌《开始》步入文坛,此后发表..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 作品发表于1955年,描写在一个叫豆蔻镇的小镇里,居民们本来愉快平静地生活着,但在城外居住着三个好吃懒做、靠偷盗为生的强盗,他们常来小镇骚扰,打乱了居民安宁温馨的生活。后来..
比尔内布,J. : 生于挪威南部的克里斯蒂安桑,卒于讷特岛。他是挪威战后以政治题材进行创作的作家,作品常常引起社会注意和辩论。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的美术学院学习,当过教员。他以诗歌步入文坛,主..
彼特松,P. : 生于奥斯陆。1987年以短篇小说集《嘴里有灰,鞋上有沙》步入文坛。此后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回声的土地》(1989)、《对我来说很容易》(1992)、《去西伯利亚》(1995)、《尾波》(2002)、《外出偷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