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米娜奖

    费米娜奖 :

评奖委员会由12位女作家组成,每年奖励一部优秀小说。20世纪20年代改名为费米娜奖。费米娜在法语中的意思是女性,所以又称妇女文学奖。为年度奖。1914~1916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未颁奖;1940~1943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未颁奖。

费米娜奖还包括费米娜外国小说奖、费米娜随笔奖和费米娜中学生奖。中国作家贾平凹在1997年以《废都》获得费米娜外国小说奖。

费米娜奖历年获奖作家和作品见下表。

费米娜奖历年获奖情况

1904

M.哈里

《征服耶路撒冷》

1905

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1906

A.科尔蒂斯

《宝石与波纹》

1907

C.伊夫

《沉默的王妃》

1908

É.艾斯托尼埃

《秘密生活》

1909

E.雅卢

《留下的是沉默》

1910

M.奥杜

《玛丽·克莱尔》

1911

L.de罗贝尔

《病人的遭遇》

1912

J.莫雷尔

《枯叶》

1913

C.马尔博

《遮盖的雕像》

1917

M.拉鲁伊

《袭击运输船历险记》

1918

H.巴士兰

《仆人》

1919

R.多热莱斯

《木十字架》

1920

E.戈戎

《众神的花园》

1921

R.艾斯科里埃

《冈特格里尔》

1922

J.de拉克勒泰尔

《西尔贝曼》

1923

J.加尔齐

《死人》

1924

C.德莱纳

《感伤的斗兽者》

1925

J.德泰尔

《圣女贞德》

1926

C.西尔维斯特

《心灵的奇迹》

1927

M.勒弗朗克

《无罪的路易大帝》

1928

D.迪努瓦

《乔瑞特·加鲁》

1929

G.贝尔纳诺斯

《欢乐》

1930

M.夏杜纳

《疯狂的塞西尔》

1931

A.de圣埃克苏佩里

《夜航》

1932

R.费尔南代兹

《打赌》

1933

G.福科尼埃

《克洛德》

1934

R.弗朗西斯

《避难船》

1935

C.西尔弗

《祝圣仪式》

1936

L.埃尔维厄

《血统》

1937

R.文桑

《乡村》

1938

F.de夏祖纳

《卡洛琳或向岛屿出发》

1939

P.维亚拉尔

《海中玫瑰》

1944

午夜出版社

表彰其在战争期间出版的作品

1945

A.-M.莫内

《太阳之路》

1946

M.罗必达

《漫长耐心的时代》

1947

G.鲁瓦

《偶然的幸福》

1948

E.罗布莱斯

《城市的高地》

1949

M.le阿杜因

《甘心情愿的夫人》

1950

S.格鲁萨尔

《没有过去的女人》

1951

A.de图尔维尔

《雅巴多舞》

1952

D.洛兰

《微风》

1953

Z.奥尔登布尔

《基石》

1954

G.维拉尔蒂

《人道的机器》

1955

A.多泰尔

《永远到不了的国度》

1956

F.雷吉斯

《永别》

1957

C.梅格雷

《孤独者的十字路口》

1958

F.马雷-若里斯

《天上的帝国》

1959

B.普里瓦

《墙角下》

1960

L.贝洛克

《再次倒下的门》

1961

H.托马斯

《岬角》

1962

Y.贝尔瑞

《南方》

1963

R.弗里尼

《穆甘之夜》

1964

J.布朗扎

《伪造者》

1965

R.班瑞

《某人》

1966

I.莫纳西

《窗前的静物》

1967

C.艾什莱里

《爱丽丝或真正的生活》

1968

M.尤瑟纳尔

《苦炼》

1969

J.森普伦

《拉蒙·梅卡德尔的第二次死亡》

1970

F.努里西埃

《罢工》

1971

A.兰纳尔迪

《阿提朗特岛的房屋》

1972

R.格勒尼埃

《电影小说》

1973

M.达尔

《茹安·马尔多纳》

1974

R.-V.皮赫

《诅咒的人》

1975

C.法拉吉

《时间的主人》

1976

M.-L.奥蒙

《路程》

1977

R.德布雷

《燃烧的雪》

1978

F.宋金

《父爱》

1979

P.穆瓦诺

《阴影里的窥视者》

1980

J.弗朗索瓦

《让我们模仿“埃斯帕纳”》

1981

C.埃玛里-维耶叶

《夜晚的奥斯曼帝国首相》

1982

A.埃贝尔

《塘鹅》

1983

F.德雷

《富裕与轻率》

1984

B.维萨热

《所有的太阳》

1985

H.比昂西奥蒂

《没有基督的慈悲》

1986

R.贝勒托

《地狱》

1987

A.阿布西尔

《等于上帝的人》

1988

A.雅尔丹

《斑马》

1989

S.日耳曼

《愤怒的日子》

1990

P.弗勒狄奥

《我们是永恒的》

1991

P.雅克

《德波拉和消失的天使们》

1992

A.-M.加拉

《阿登》

1993

M.朗布隆

《沉默的目光》

1994

O.洛兰

《苏丹港》

1995

E.卡里埃尔

《在雪地里上课》

1996

G.布里萨克

《追捕母亲的周末》

1997

D.诺格兹

《不幸的爱情》

1998

程抱一

《天一言》

1999

M.德比奥纳

《昂希兹》

2000

C.劳伦斯

《在这些怀抱里》

2001

M.恩迪亚耶

《罗茜·卡尔普》

2002

C.托马斯

《与王后永别》

2003

戴思杰

《狄的情结》

2004

J.-P.杜布瓦

《法国人的一生》

2005

R.若弗雷

《疯子避难所》

2006

N.哈斯顿

《断线》

2007

É.福托里诺

《电影之吻》

2008

J.-L.富尔尼埃

《爸爸我们去哪?》

2009

G.奥布里

《没有人》

2010

P.拉佩尔

《人生苦短欲无限》

2011

S.利贝拉蒂

《杰恩·曼斯菲尔德1967》

2012

P.德维尔

《鼠疫和霍乱》

2013

L.米亚诺

《幽灵发季节》

2014

Y.拉昂斯

《月光浴》

2015

C.波特朗斯基

《藏身之处》

2016

M.马尔特

《小伙子》

为您推荐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 1845年7月4日至1847年9月6日,作者梭罗栖居在瓦尔登湖畔自己亲手搭建的小木屋中,开荒种地,自给自足,读书写作,观察自然,度过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的独居生活。 作品中,梭罗把这两年多的林中生活..

《当鸟儿带来太阳》

《当鸟儿带来太阳》 : 小说集共收入了7篇短篇故事。故事背景设置在布雷顿角、新斯科舍及纽芬兰岛,关注的重点是人物的身份问题。不同于小说集《失却血中盐》对自由、独立这些概念的关注,而是很少涉及主..

《光明中的城市》

《光明中的城市》 : 小说描写了一个清贫的瑞典青年作家住在法国大都市巴黎,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不得不忍受饥饿。他焦急地等待国内寄来的挂号信和汇款,然而挂号信迟迟不见踪影。他等得心烦气躁,最后..

切斯纳特,C.W.

《他们眼望上苍》

《他们眼望上苍》 : 全书共20章,以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至20世纪30年代的佛罗里达州为背景,以黑人女性珍妮的婚姻生活为叙事中心,反映了美国黑人妇女反抗性别歧视、获得自我认知、追求自我觉醒、通过自我..

阿尔内,S.

阿尔内,S. : 毕业于南部的龙德大学。当过中学教师。著有长篇小说《遗失的钱包》(1943)、《士兵与教士》(1945)、《你自己》(1946)、《晴天》(1950)、《他、她、没有一个人》(1951)、《像燕子一样》(1956)、《网》(1..

科尔柏拉,J.

科尔柏拉,J. : 生于萨翁林纳的一个神职人员家庭。他上过大学,当过中学教师。共发表过4部长篇小说,旨在探讨灾难、犯罪和责任等问题。代表作《芬凯尔曼博士》(1952)讲了一个理想主义者演变成“超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