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森,I.

    奥森,I. :

生于挪威西部,自幼在乡村长大,父亲是农民,有个小农庄。他勤奋好学,在劳动之余抓紧时间阅读。他周游了挪威全国的乡村,收集了大量方言材料,于1848年出版了《挪威人民的语言》,这是挪威民族语言的第一部成文的语法书。1850年,他出版了第二部《挪威乡村语言词典》,将民族语言的词汇规范化。1853年他又出版了《挪威乡村语言范例》,除收集日常对话外,还首次用这种乡土语言翻译了W.莎士比亚、J.C.F.von席勒等名家的作品。奥森本人也用这种语言创作了剧本《傍晚》(1855)等,深受中下层民众的欢迎。1864年和1873年他相继出版了《挪威语语法》和《挪威语词典》。至此,“纯正”的挪威民族语言已形成并为社会所接受。奥森将以往的丹麦挪威语称为“老挪威语”,而把这种新的语言称为“新挪威语”以示区别。

为您推荐

格吕顿,F.

格吕顿,F. : 生于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用新挪威语创作。他除了创作外还在报社当记者。他多次荣获挪威重要文学奖和文学提名奖,如巴拉格奖和图书馆奖等。格吕顿于1983年以诗歌《开始》步入文坛,此后发表..

豪盖,A.

豪盖,A. : 出生于挪威西南部的谢尔纳鲁岛。1941年以小说《九月霜》步入文坛。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20年代在美国的挪威移民生活的三部曲:《克伦格·皮尔松》(1961)、《瞭望陆地》(1964)和《抛锚》(1965)。这..

拉尔森,G.

拉尔森,G. : 生于奥斯陆一小商人之家,卒于奥斯陆。曾在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在《日报》当记者,自1930年起担任《日报》新闻部主编。创作受E.海明威和F.卡夫卡影响。主要著有长篇小说《在夏天》(1932)、《..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比尔内布,J.

比尔内布,J. : 生于挪威南部的克里斯蒂安桑,卒于讷特岛。他是挪威战后以政治题材进行创作的作家,作品常常引起社会注意和辩论。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的美术学院学习,当过教员。他以诗歌步入文坛,主..

《地下世界》

《地下世界》 : 规模宏大,由六卷组成,长达827页。小说人物众多,叙述视角转换频繁,时间跨度从5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表现了战后美国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引子”设定的时间是1951年10月3日,联邦调查局长胡佛..

《有人找上门来》

《有人找上门来》 : 剧中人物有他、她、那个男人。内容是描述他和她买下了一栋房子后一同前来看房。这栋房子年久失修,颓败破旧,油漆剥落,孤零零地坐落在一块突出在陡峭的斜坡上的岩石上,但是他们十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