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弗洛尼,A.

    阿弗洛尼,A. :

生卒于塔什干。曾任中亚大学教师、苏联驻阿富汗大使。他将乌兹别克民族教育、民族戏剧和话剧、新闻报道和儿童文学提升到新的水平,是公认的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和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889年阿弗洛尼便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04年成为扎吉德运动领导者之一,开设过扎吉德主义学校,1905~1917年他关于改革的政论文频现报端。阿弗洛尼倡议建立了新的中学体制,教授东西方语言,设立地理、化学、天文学和物理等课程。1895年,阿弗洛尼用不同笔名发表了号召人民接受教育的许多政论文和诗歌。与霍加·别赫布提一起创建了“屠龙”小组,巡回演出了后者的戏剧《致凶手之父》。十月革命后创办《屠龙》杂志。他撰写了乌兹别克语教材《奇门教师》《第二个老师》《历史》《突厥的最高道德》等,其中《语文》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此外,他创作了戏剧《代表大会》《莱丽与麦吉侬》《感觉》《两个爱情》《死尸》《我和你》《风》《葡萄牙革命》等,叙事诗《山顶的美景》《祖国》《学校》《公园》《给民族的白皮书》《春天来了》《声音》《苦工的歌》《工人的呼唤》等,以及小说《嫉妒惹的祸》等。

为您推荐

帕夫留克,I.

帕夫留克,I. : 1987年考入利沃夫国立大学新闻系,2009年在基辅国立大学新闻系完成博士论文答辩。曾在利沃夫科技图书馆期刊科研中心任职科研人员,在利沃夫国立大学新闻系教授文学理论,并任该校某学院高级..

拉孔伯,P.

拉孔伯,P. : 生于魁北克,卒于蒙特利尔。拉孔伯于1816~1825年在蒙特利尔学院就读,喜爱文学,积极参与文学领域的各类竞赛,在校期间曾获得拉丁文翻译一等奖。1830年底开始担任公证员。在平淡无奇的公证员生涯..

斯科沃罗达,H.

斯科沃罗达,H. : 生于波尔塔瓦省一并不富裕的哥萨克家庭,就读于基辅马吉拉学院。1750~1753年随使团出访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回国后在佩里亚斯拉夫学校教授诗学,自1759年起在哈尔科夫学院教授人文..

库尔特,J.

马卡塔耶夫,M.

马卡塔耶夫,M. : 生卒于阿拉木图。先后就读于国立哈萨克斯坦大学、苏联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教师、广播台播音员、报社编辑、哈萨克斯坦作协文学顾问。1949年发表首批诗歌《在谷场上》《牧羊人之子——..

拉封丹,L.-H.

拉封丹,L.-H. : 生于布歇维尔,卒于蒙特利尔。自幼就显现出过人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品质。从蒙特利尔大学毕业后,他于1828年在下加拿大地区从事律师职业。1830年,当选下加拿大议会议员。拉封丹曾是L.J.帕皮诺..

巴让,M.

巴让,M. : 生于军人家庭。1940年加入共产党。乌克兰科学院院士。1923年起发表作品。早期诗集有《第十七巡逻队》(1926)、《雕刻的幽影》(1927)、《建筑》(1929)。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受形式主义影响较多,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