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热拉伊蒂斯,E.

    梅热拉伊蒂斯,E. :

生于帕克鲁奥伊斯地区卡雷伊维斯基齐村的一个工人家庭,卒于维尔纽斯。从事过共青团地下工作。曾在大学法律系学习。卫国战争期间当过随军记者。

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最初的诗集如《抒情诗集》(1943)、《从祖国吹来的风》(1946)、《我的夜莺》(1952),接近立陶宛诗人S.涅里斯的抒情诗传统。《兄弟的诗篇》(1954)歌颂人们的友爱合作,表达对劳动和文化的尊敬。20世纪50年代开始探索新的创作形式。1961年完成诗集《人》,获1962年度列宁文学奖。其他诗集有《南方景色》(1963)、《世纪》(1967)、《诗集》(2卷,1968)等。《我的竖琴》(1979)是晚年代表作,是作者对世界的现代生活的哲理性思考。散文作品有《抒情杂感》(1964)、《夜间的蝴蝶》(1966)、《这里是立陶宛》(1968)等,其中也穿插有诗作。此外,还有学术著作《安塔卡利尼斯的巴罗珂》(1971),并翻译过不少俄罗斯诗人的作品。

梅热拉伊蒂斯曾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立陶宛作家协会主席和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为您推荐

斯科沃罗达,H.

斯科沃罗达,H. : 生于波尔塔瓦省一并不富裕的哥萨克家庭,就读于基辅马吉拉学院。1750~1753年随使团出访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回国后在佩里亚斯拉夫学校教授诗学,自1759年起在哈尔科夫学院教授人文..

《庶出子女》

《庶出子女》 : 《庶出子女》出版于1994年,为取材于郑蔼龄家庭往事的家谱小说,以她17岁时被卖作妾侍的外祖母为原型。故事开始于1924年,主人公是一位跟随华人丈夫来加拿大西部“金山”打工的小妾梅英。..

沙希尔,B.

沙希尔,B. : 生于穷苦游牧民家庭。自7岁起就当雇工。虽未上过学,但在16岁就开始作诗。早期的诗歌《阿吉巴依》《巴依阿哈》《答毛拉卡西姆》等多针对巴依、毛拉、依禅,也描写劳动人民的沉重生活,如《假如..

雷里斯基,M.

《沉重的黄沙》

《沉重的黄沙》 : 小说主要描写雅科夫·伊万诺夫斯基和拉希尔·拉赫连科的爱情及其家族30余年的历史(1909~1942)。小说的历史背景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内战、卫国战争,内容讲述屠杀犹太人的暴..

鲍格丹诺维奇,M.

鲍格丹诺维奇,M. : 生于明斯克一教师家庭,卒于克里木。1908~1916年居于雅罗斯拉夫尔,就读于法学院校。1907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并创作第一批抒情诗,包括《坟墓之上》《春天将至》《身在他乡》等。1909年出..

茨维尔卡,P.

茨维尔卡,P. : 茨维尓卡(右)与友人的合影生于考那斯的一个农民家庭,卒于维尔纽斯。曾在考纳斯艺术学校学习,后赴巴黎研究文学与艺术。1930~1931年参加立陶宛作家反法西斯组织“第三战线”。1924年开始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