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鲁丁·齐里克利

    海鲁丁·齐里克利 :

生于大马士革。祖上是库尔德人。曾创办杂志《艾斯麦伊》,发表诗歌,宣传阿拉伯民族主义观点,被奥斯曼土耳其当局查封,被迫流亡到黎巴嫩贝鲁特任教。后回到大马士革创办《阿拉伯喉舌》杂志,因其激进的民族主义政治观点,1920年曾被侵占叙利亚的“法国政府”缺席判处死刑。再度流亡各地,在巴勒斯坦、约旦、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地继续进行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侵略的斗争。曾在耶路撒冷创办《生活》报,先后被选为大马士革和开罗的阿拉伯语言协会委员。

其作品主要有《我的见闻录》(1923)、《海鲁丁·齐里克利诗集》(1925)、《名人:最著名男女阿拉伯人、归化阿拉伯者和东方学家传记词典》(1927)。其诗歌多抨击殖民主义者的暴行,以唤醒民众,在法国对叙利亚实行委任统治期间影响颇大。《名人》以其权威性和实用性著称,此词典一版再版,1979年的第四版分为8卷,囊括阿拉伯各历史时期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杰出人士,尤其是对历代知识分子的记载

为您推荐

阿姆林斯基,V.I.

阿姆林斯基,V.I. : 生于莫斯科,父亲研究生物学及生物学史。1958年毕业于当时的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后,开始做新闻工作者,并于当年在《青春》杂志发表自己的短篇小说处女作《初恋的车站》,1969年起一直是此杂..

哈利姆·巴尔卡特

哈利姆·巴尔卡特 : 生于叙利亚塔尔图斯省卡夫林镇的一个希腊东正教家庭。父亲在他10岁时去世,全家人迁至黎巴嫩贝鲁特生活,母亲独自维持家庭生计,并教授他知识。曾获贝鲁特美国大学社会学学士和硕士学..

形式与内容

形式与内容 : 正是基于形式学派对传统的“形式与内容”二元论的挑战与解构,对形式的推崇,其理念其立场其学说被其论敌指责为“形式主义”。“形式与内容”二元论在文学批评界,在诗评、小说评论与剧本评..

“现实的批评”

文学的人民性

文学的人民性 : Народность一词在俄文中原有“民族性”与“人民性”双重涵义。在如何处理“民族性”与“人民性”之间关系上,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界有或“相等同”或“相对立”或“相联..

文学的典型性

文学的典型性 : 俄罗斯文学家V.G.别林斯基、N.G.车尔尼雪夫斯基、N.A.杜勃罗留波夫、M.高尔基对文学的“典型”“典型化”“典型性格”进行探讨,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学“典型观”,建构了影响深远的文学..

阿尔塔耶夫,A.

阿尔塔耶夫,A. : 出生于基辅的一个贵族地主家庭。中学时首次以阿尔塔耶夫为笔名发表童话处女作《迎接新年》(1889),同年发表第二篇童话《奶奶和太阳》。初登文学舞台后,从绘画中学提前转入福禄培尔师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