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赫桑·阿巴斯

    伊赫桑·阿巴斯 :

生于耶路撒冷。在当地读完中学后赴开罗大学文学院学习,1945年获学士学位,195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51~1960年先后在巴勒斯坦的学校和苏丹喀土穆大学任教。1961年后为贝鲁特美国大学文学教授。主要从事翻译、文学遗产考证,以及文学史、传记文学理论、文艺批评研究。著述有《先知传的艺术》、《传记艺术》(1956)、《诗歌艺术》、《阿卜杜·瓦哈卜·白雅帖》、《海外阿拉伯诗歌》(1957)、《阿拉伯人在西西里岛》(1959)、《安达卢西亚文学与西方》(1961)、《安达卢西亚文学史》(1962),校注的诗集有《卡勒比战斗诗选》《鲁萨菲诗集》《西西里岛人伊本·哈姆迪斯诗集》。

《阿拉伯现代诗歌倾向》(1978)被认为是论述阿拉伯现代诗歌最全面的文学批评著作,荣获1980年沙特阿拉伯费萨尔国王文学奖。1996年,晚年的阿巴斯写了自传《放牧者的乡愁》,将自己的一生比喻为充满乡愁的孤旅。此自传作品堪称传记文学中的上乘之作。

为您推荐

法罗希

法罗希 : 生于锡斯坦。仕宦人家出身,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精通乐理,擅长操琴吟唱,是伽色尼宫廷诗人的代表人物。在为马赫穆德及其嗣王歌功颂德的诗作中,常以明丽流畅的抒情诗句开头,字里行间跳动着欢快的音..

艾迪布·奈哈维

艾迪布·奈哈维 : 生于阿勒颇。1954年毕业于大马士革大学法学院。20世纪50年代初在法国索邦大学求学。由于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被迫停学回国。在埃及和叙利亚联盟期间,他是议会反对派领袖之一,..

《水晶果园》

《水晶果园》 : 出版于1986年。作品描写了几位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家庭的命运,追踪战争后遗症。小说以烈士遗孀素玛耶的孩子诞生开始,逐渐进入其他一些家庭:自卫队队员哈米德·礼萨与他的妻子玛丽荷、霍..

曲亭马琴

乌勒法·伊德丽碧

乌勒法·伊德丽碧 : 生于大马士革的名门望族。父亲支持女儿接受现代教育,对其成长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伊德丽碧20世纪50年代投身妇女解放运动,在叙利亚妇女联合会任职,常在报刊上撰文宣传男女平..

琐罗亚斯德

琐罗亚斯德 : 关于他是超现实的神话人物还是实在的历史人物,学界长期争论未决;有关他的生卒年月和出生地点,历来众说纷纭。根据传统说法,20岁开始隐世遁居,修身养性,探求世间真理。30岁在乌鲁米耶湖畔,蒙神..

胡尚格·古尔希里文学奖

胡尚格·古尔希里文学奖 : 2000年6月,伊朗作家胡尚格·古尔希里去世。这既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之后,古尔希里遗孀和友人以他的名字设立了“胡尚格·古尔希里文学奖”并建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