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布·奈哈维

    艾迪布·奈哈维 :

生于阿勒颇。1954年毕业于大马士革大学法学院。20世纪50年代初在法国索邦大学求学。由于支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被迫停学回国。在埃及和叙利亚联盟期间,他是议会反对派领袖之一,领导了阿勒颇的抵抗运动。曾从事小学教师、银行职员、律师等工作。担任过叙利亚司法部长、国防部法律顾问、小说家协会成员等职务。

1949年发表反映巴勒斯坦斗争的短篇小说《心血所凝成的》,获得国家文学奖。跻身于20世纪50年代叙利亚最早的激进民族主义作家行列。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杯与灯》(1948)、《忧伤的故事》(1967)、《或许是爱》(1972)、《违抗者的去向》(1982)、《赤手空拳者的武器》(1985)、《烈士亲属的讲话》(1994),长篇小说《何时雨再下》(1960)、《让草常青》(1965)、《愉快的气氛》(1966)、《一个巴勒斯坦人的婚礼》(1970)、《珍珠冠》(1980)、《问候缺席者》(1981)、《另一个半嗜食者》(1991)。奈哈维的小说在思想倾向上独树一帜,为叙利亚民族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出了贡献。

为您推荐

法罗希

法罗希 : 生于锡斯坦。仕宦人家出身,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精通乐理,擅长操琴吟唱,是伽色尼宫廷诗人的代表人物。在为马赫穆德及其嗣王歌功颂德的诗作中,常以明丽流畅的抒情诗句开头,字里行间跳动着欢快的音..

《水晶果园》

《水晶果园》 : 出版于1986年。作品描写了几位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家庭的命运,追踪战争后遗症。小说以烈士遗孀素玛耶的孩子诞生开始,逐渐进入其他一些家庭:自卫队队员哈米德·礼萨与他的妻子玛丽荷、霍..

曲亭马琴

曲亭马琴 : 出生于江户深川(今东京都江东区深川)。9岁时丧父,后度过一段放浪生活,24岁时与作家山东京传相遇,成为其弟子。翌年,创作处女作“黄表纸”《尽用而二分狂言》(1791)。后成为书商茑屋重三郎家的掌柜..

乌勒法·伊德丽碧

琐罗亚斯德

琐罗亚斯德 : 关于他是超现实的神话人物还是实在的历史人物,学界长期争论未决;有关他的生卒年月和出生地点,历来众说纷纭。根据传统说法,20岁开始隐世遁居,修身养性,探求世间真理。30岁在乌鲁米耶湖畔,蒙神..

胡尚格·古尔希里文学奖

胡尚格·古尔希里文学奖 : 2000年6月,伊朗作家胡尚格·古尔希里去世。这既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之后,古尔希里遗孀和友人以他的名字设立了“胡尚格·古尔希里文学奖”并建立基金..

古拉姆侯赛因·萨埃迪

古拉姆侯赛因·萨埃迪 : 生于大不里士,伊朗阿塞拜疆族人,获心理医学博士学位,在德黑兰开有诊所。1953年“八月政变”之后,萨埃迪被捕入狱数月。之后,萨埃迪又因从事反巴列维政权的政治活动而多次被捕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