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胡蒂

    拉胡蒂 :

生于克尔曼沙赫,卒于苏联莫斯科。父亲是鞋匠,靠亲友资助到德黑兰求学。经常在国外出版的《紧密团结》报上发表“伽扎尔”抒情诗,成为小有名气的诗人。1905年在德黑兰创办政治性晚报,发表颂扬劳动者诗篇《人的意义》。立宪运动中参加“费达伊”群众武装,因作战英勇而获奖章(1908)。1909年大不里士起义军击退围攻的政府军,拉胡蒂亲身参战,满怀豪情写出短诗《践约》,讴歌起义者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个革命母亲的感人形象。后在《新伊朗》报上发表《母亲的摇篮曲》(1910),借母亲的口道出祖国人民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巴不得孩子们快些长大,将侵略者赶出伊朗领土。立宪运动失败后,被判死刑,被迫流亡土耳其。1915年回国,在家乡主办《比斯通》报。1917年英军占领伊朗,再度亡命土耳其。1920年在伊斯坦布尔创办文学半月刊《波斯》,发表《致伊朗姑娘》等诗作。1921年潜回国内。次年在大不里士发动宪兵起义受挫。后逃亡苏联,在那里逐渐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诗人。

为您推荐

内扎米

内扎米 : 生于阿塞拜疆的甘贾(今阿塞拜疆基洛瓦巴德),卒于甘贾。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学识渊博,熟谙伊斯兰教神学、哲学、自然科学、医学和天文学,精通阿拉伯诗歌和文学。因受苏菲思想的影响,重视自我修炼,平..

《列王纪》

《列王纪》 : 这部史诗卷帙浩繁,全诗约12万行,讲述了伊朗萨珊王朝灭亡以前历代王朝的文治武功和历史传说,从开天辟地到萨珊王朝灭亡,歌颂了不屈不挠的伊朗民族精神。整部史诗充满了激昂的爱国主义思想,场..

纳赛尔·霍斯鲁

纳赛尔·霍斯鲁 : 生于巴尔赫附近的伽巴迪扬,卒于巴达赫尚亚玛冈(今阿富汗境内)。自幼受到官宦家庭的良好教育,通晓阿拉伯语,能背诵《古兰经》,熟习希腊哲学和伊斯兰哲学。曾任伽色尼宫廷机要秘书,兼管皇家..

《瞎猫头鹰》

菲尔多西

菲尔多西 : 生于霍拉桑(旧译“呼罗珊”)的图斯,卒于图斯。没落地主家庭出身,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熟习阿拉伯语和巴列维语(中古波斯语),对伊斯兰哲学和宗教学有一定造诣。其大半生是在热衷于复兴古波斯..

“尼玛体”诗歌

“尼玛体”诗歌 : “尼玛体”诗歌是伊朗现代新诗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主要有两个特征。①有格律,但格律是自由、流畅的。尼玛称之为“涟漪律动”,即虽然每一道涟漪的律动与前面的涟漪不尽相同,但每一道涟漪..

鲁斯坦姆

鲁斯坦姆 : 菲尔多西长篇史诗《列王纪》中,鲁斯坦姆的故事是勇士故事部分的核心。鲁斯坦姆少年时期就杀死发疯的白象,显示出超出常人的力量;成年后成为伊朗最勇猛的勇士,在历次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