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里布现代阿拉伯语文学

    马格里布现代阿拉伯语文学 :

马格里布指埃及以西的北非阿拉伯地区。马格里布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于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四国。相对于埃及和阿拉伯东部地区,它们的现代文学起步较晚,但后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阿拉伯现代文学的总体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马格里布现代文学在发展轨迹上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文学基本相同。与此同时,由于马格里布各国在历史上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其现代文学体现出鲜明的反殖民和后殖民主义色彩,在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还体现在创作语言上,即阿拉伯语写作与法语写作并驾齐驱的现象。

马格里布现代阿拉伯语文学是以诗歌为立足点发展起来的,一方面是由于诗歌作为阿拉伯文学中最为传统的体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诗歌简短明快,便于传诵,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需要。因此在独立前的马格里布现代文坛,诗歌创作呈现繁荣景象。许多诗人都是反殖运动的领袖或积极分子,如阿尔及利亚的阿卜杜·卡迪尔、利比亚的赛努西教团诗人。同埃及等国一样,马格里布地区的现代诗歌发展经历了从新古典主义格律诗向浪漫主义,继而向自由体新诗发展的演变过程,涌现出有“阿尔及利亚诗王”之称的穆罕默德·伊德、被誉为“突尼斯民族之光”的艾布·卡西姆·沙比、摩洛哥的阿卜杜·凯里木·本·沙比特、利比亚的艾哈迈德·拉菲克·马赫达维等诗人,这些诗人在阿拉伯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留下若干光辉的篇章。

马格里布地区现代阿拉伯语小说是在模仿埃及和阿拉伯东部地区,以及借鉴法国等西方小说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以突尼斯文学为最早。这些小说最初多以叙事杂文的形式,发表于报刊杂志上,内容介于虚构与自传之间。较成熟的小说出现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同诗坛一样,许多小说家本身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民族解放运动的战士,如阿尔及利亚小说先驱艾哈迈德·里达·胡胡、突尼斯小说先驱阿里·杜阿吉、被视为“利比亚短篇小说之父”的瓦赫比·布里,他们将文学创作作为反对殖民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平台,认为小说在宣传革命思想、启迪大众心智方面能发挥巨大作用。

马格里布阿拉伯语小说真正迎来繁荣期,是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陆续取得民族独立,尤其是全面实行阿拉伯化的政策之后。阿卜杜·哈米德·本·海杜卡的《南风》、塔希尔·瓦塔尔的《拉兹》《地震》、阿卜杜·凯里木·艾拉布的《阿里师傅》、穆罕默德·舒克里的《光面包》、穆罕默德·宰福扎夫的《女人与玫瑰》、马哈茂德·迈斯阿迪的《艾布·胡莱伊拉如是说》等作品的接连问世,标志着马格里布小说艺术水平提升到新阶段。这一代作家如阿尔及利亚的阿卜杜·哈米德·本·海杜卡和塔希尔·瓦塔尔、摩洛哥的阿卜杜·凯里木·艾拉布,多有民族独立战争的经验,又亲身目睹了后独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嬗变,因此他们致力于在小说创作中讴歌民族精神,表达宏大的政治抱负,支持劳苦大众,揭露后独立时代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良因素。这使得小说成为文化和思想话语的桥梁。但也有一些作家如摩洛哥的穆罕默德·舒克里、突尼斯的马哈茂德·迈斯阿迪,则偏重于从内在自我世界出发,表现危机重重的外部现实。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格里布阿拉伯语小说进入所谓的“实验期”阶段。在西方和阿拉伯东部地区的共同影响下,作家们开始重视形式创新,主张全面借鉴意识流、时空交错、多声部叙事等创作技巧,将阿拉伯本土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派手法结合起来,使长篇小说的创作取得了质的飞跃。这些作家的代表包括突尼斯的巴希尔·本·赛拉麦,摩洛哥的穆罕默德·巴拉达,利比亚的艾哈迈德·易卜拉欣·法基赫、易卜拉欣·库尼等人。稍后的阿尔及利亚的沃希尼·艾阿拉吉、艾赫拉姆·穆斯苔阿妮米等,则被视为当代马格里布作家队伍的中坚力量。

进入21世纪,马格里布作家队伍新人辈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呈现出跟上世界文学潮流、追赶阿拉伯东部地区的新态势。阿拉伯语小说创作首先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如突尼斯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出版的长篇小说,超过了突尼斯在整个20世纪下半叶出版的小说总量。其次在质量上也实现飞跃,在2015年国际布克奖的遴选中,旅居瑞士的利比亚作家易卜拉欣·库尼与黎巴嫩旅法女作家胡达·巴拉卡特一同入围决选名单,是阿拉伯文坛上的一个新突破。在2011年、2015年、2020年阿拉伯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阿拉伯小说国际奖(阿拉伯布克奖)的终极评选中,摩洛哥作家穆罕默德·艾什尔里、突尼斯作家舒克里·马布胡特、阿尔及利亚作家阿卜杜·瓦哈卜·伊萨维分别获得大奖。马格里布阿拉伯语文学已逐渐走出“边缘”,不断向“中心”靠拢,成为阿拉伯文学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您推荐

从乔叟至1940年英语文学传记词典

出版时间:1993-09 从乔叟至1940年英语文学传记词典 : 编撰者英国迈耶,R.(Robin Myers)。伦敦贝加蒙出版社于1970年出版。全书共2卷。这是一部英语文学传记词典,介绍了从乔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600年间世..

德语文学史

德语文学史 : 论述自中古时代至当代德语文学的发展和状况的著作。卡·普鲁普斯特编著。1972年维也纳奥地利教科文出版社出版。 本书共475页,大32开本,分上下两册。附有作家、作品封面和作家手迹等插图照片70幅。以各..

陈望道语文论集

出版时间:1992-11 陈望道语文论集 : 汉语语言学文集。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50万字。汇辑陈望道(见“修辞学发凡”)于1918年至1973年间所撰关于汉语文方面文章122篇。关于汉语语法..

二十世纪德语文学

印度巴利语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巴利语文学 : 巴利语是古代和中世纪流行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语言,产生地在印度中部,是佛教小乘上座部使用的经典语言。在印度,和梵语一样用天城体字母拼写,在斯里兰卡,用僧伽罗字母拼..

印度乌尔都语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乌尔都语文学 : 渊源于用波斯异体字母书写的印度克利方言文学,融进波斯古典文学和伊斯兰文化,于10世纪前后开始发展。第一位诗人玛苏德·萨德·苏莱曼(1047—1121)的乌尔都语诗集未流传下..

印度印地语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印地语文学 : 是公元10世纪后印度梵语古典文学逐渐走向衰落时,印度各地兴起的10多种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一种,它是印度北部、中部的广大地区中伯勒杰方言、阿沃提方言、克利方言等十余种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