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忆良

    山上忆良 :

下级官吏,万叶第三期代表歌人。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任第七次遣唐使少录,翌年来到中国,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接触到大量的儒释道典籍。庆云元年(704)七月回国。灵龟二年(716)出任伯耆国守。养老五年(721)任东宫侍讲。约在神龟三年(726)出任筑前国司,与时任大宰帅大伴旅人相遇相知,吟歌唱和,共同营造“筑紫歌坛”,在日本和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天平三年(731)晋升从五位下,翌年返京。约在天平五年病逝。

根据《万叶集》中的注解,有《歌林类聚》百卷,相传为山上忆良所编,但书已失传。他现存的作品,都收录在《万叶集》1、2、3、5、6、8各卷中。有散文7篇,汉诗2首,长歌10首,旋头歌1首,短歌51首,存疑的短歌2首,长歌、反歌各1首。这些作品大部分作于他进入老年以后的时期。和其他万叶诗人不同,他没有歌咏自然和恋爱的诗歌。他咏叹生老病死和人生的苦恼,愤慨于社会贫富的悬殊和苛捐重税对平民的压迫,并痛切地吐露对家人妻子的真挚的思念。他擅长于长歌,最重要的代表作有《贫穷问答歌》,以两个穷人对话的形式,倾诉生活的痛苦。《思子歌》《哀世间难住》《吊大伴熊凝歌》《老身重病经年衰苦》等,也都是咏叹世道不平与人生痛苦的诗歌。著名作品还有送遣唐使节的《好去好来歌》和悼念一位落海渔民的《筑前志贺白水郎十首》。他的诗作一般都使用朴素、明快的写实手法,不追求华丽的技巧。由于他对人生与艺术的真率耿直的态度,作品有强烈的感染力,为后世所传诵。

为您推荐

图尔,E.

图尔,E. : 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卒于卡卢加。父亲是莫斯科省波多利斯克县的首席贵族,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当时在莫斯科大学任教的教育家、诗人S.E.拉伊奇,历史学家、政论..

宗祇

宗祇 : 少时入京都五山之一的相国寺修行,30多岁开始有志于连歌创作。拜宗砌、心敬等为师学习连歌,并随东常缘学习《古今集》,随东常缘之弟正宗龙统学习汉诗文。1465年开始在连歌界崭露头角,1472年出席一..

《为党生活的人》

《为党生活的人》 : 1933年4月发表在《中央公论》上,为通过审查,发表时使用的题目是《转换时代》。后恢复原名《党生活者》(中文版译为《为党生活的人》),收录在《小林多喜二全集》第3卷。二战结束前,作品..

菅原道真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 : 1885年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卷,设11个标题,从文学的本质、小说的历史,同传统游戏文学的差异,小说的功用、文体、情节安排、人物设置、叙述技巧等方面,系统论述小说的创作。书前的绪论,开宗..

心敬

心敬 : 生于纪伊国田井庄,年幼即出家,后位至权大僧都。心敬住在音羽山十住心院,跟随正彻学习和歌,作为冷泉派的诗人参加各地的歌会的同时,还参加了像1433年《北野万句》等连歌作品的创作,并逐渐成为当时最..

《蟹工船》

《蟹工船》 : 为创作《蟹工船》,小林多喜二从1927年开始对蟹工船问题进行过详尽的调查,还实地考察过蟹工船,和船员、渔工交谈,了解他们在海上捕蟹的真实情况。小说1929年发表,讲述了一群在社会底层挣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