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尔菲娜》

    《黛尔菲娜》 :

黛尔菲娜是个年轻而仁慈的寡妇。她的朋友维尔侬夫人和情人在她家里幽会,不料被自己的丈夫当场抓住,结果情人杀死了丈夫,别人却以为是黛尔菲娜引起了两个男人的决斗。她为了挽救女友的名声保持沉默,牺牲了自己的名誉。后来维尔侬夫人要把女儿玛蒂尔德嫁给西班牙贵族雷翁斯,黛尔菲娜还把一部分财产送给她作为嫁妆。

雷翁斯来到巴黎,准备与从未见过面的玛蒂尔德完婚,不料与黛尔菲娜一见钟情。维尔侬夫人不但不为她洗刷名誉,反而从中挑拨,雷翁斯一怒之下娶了玛蒂尔德。维尔侬夫人不久病故,临终前才忏悔往事,说明了真相,黛尔菲娜和雷翁斯也恢复了联系。后来玛蒂尔德怀孕,黛尔菲娜应她的请求离开法国,到瑞士进了修道院,院长就是雷翁斯的姑母。在得知玛蒂尔德病重的消息后,院长担心雷翁斯会娶黛尔菲娜,就极力劝说她当了修女。当雷翁斯在妻子死后赶来娶她的时候,她已经立下了当修女的誓言。

《黛尔菲娜》中译本封面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切宗教誓言都被废除,黛尔菲娜回到了巴黎,但是迫于公众舆论,她拒绝嫁给雷翁斯。雷翁斯绝望中决定参加保王党的军队,尚未入伍就被捕并处以死刑。黛尔菲娜随他一起到了刑场,在他被处死之前服毒自尽。

小说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在形式和观点上都深受J.-J卢梭的影响。它控诉了社会的偏见,反对禁止离婚的法律,因而曾被指控为有伤风化。

为您推荐

克勒韦尔,R.

克勒韦尔,R. : 生于巴黎。14岁时父亲自杀。克勒韦尔在索邦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21年与R.维特拉克共同创办《冒险》杂志,结识A.布勒东后加入超现实主义小组,在艺术讨论中以口才出色著称。1925年与达达..

伊科尔,R.

伊科尔,R. : 生于巴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卒于巴黎。伊科尔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获得教师资格后长期在中学任教。早年发表了两部历史著作《1848年6月的工人起义》(1936)和《圣茹斯特生平》(1937)。第二次世..

于尔菲,H.d'

于尔菲,H.d' :   生于马赛一个贵族家庭,卒于滨海自由城。于尔菲在法国中央高原东南部福雷地区的乡村中度过童年,中学毕业后成为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当过骑士,在宗教战争中加入天主教联盟一方,为反对..

佩雷,B.

《鹦鹉故事七十则》

《鹦鹉故事七十则》 : 故事讲述一位青年出外经商,委托鹦鹉和乌鸦照看自己的妻子。他走后没几天,妻子耐不住寂寞,准备出去偷情。乌鸦直言不讳劝阻她,差点被她掐死。而聪明的鹦鹉假装顺应她的心思,告诫她一..

介入文学

介入文学 : “介入”一词的原意是指作家对当代问题表明态度和采取行动,萨特在《现代》(1945)的创刊号上就提出了“介入文学”的口号,意思是文学必须干预生活。1947年,他在《什么是文学》中进一步指出,写作..

佩雷克,G.

佩雷克,G. : 生于巴黎,卒于塞纳河畔伊夫里。父母是到法国不久的波兰移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父亲战死,母亲是犹太人,死于纳粹的集中营。佩雷克由法国红十字会安置,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巴黎的以色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