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科尔,R.

    伊科尔,R. :

生于巴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卒于巴黎。伊科尔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获得教师资格后长期在中学任教。早年发表了两部历史著作《1848年6月的工人起义》(1936)和《圣茹斯特生平》(193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于1940年被俘,在波美拉尼亚被关押到1945年,后来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了小说《穿越我们的沙漠》(1950)和《巨额的资财》(1951)。

伊科尔在1955年任《费加罗报》的记者,撰写了剧作《尤利西斯在港口》(1956),以及《一位良心不安的教授》(1965)和《无辜者的军事法庭》(1972)等随笔。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系列小说《阿弗洛姆的儿子们》,其中《混合水》(1955)描写了一个犹太家庭三代人的命运,以及他们来到法国后融入法国社会的过程,出版后获龚古尔文学奖。他的小说还有6卷本的《如果时光……》,包括《播风者》(1960)和《战争的怨言》(1961)等。

伊科尔的文笔简洁生动,不求技巧。他在1969年成为巴黎大学讲师,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一场家庭悲剧,从此积极地投入反对毒品的斗争,并且以此为题材写出了《我控诉》(1980)。

为您推荐

克勒韦尔,R.

克勒韦尔,R. : 生于巴黎。14岁时父亲自杀。克勒韦尔在索邦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21年与R.维特拉克共同创办《冒险》杂志,结识A.布勒东后加入超现实主义小组,在艺术讨论中以口才出色著称。1925年与达达..

于尔菲,H.d'

于尔菲,H.d' :   生于马赛一个贵族家庭,卒于滨海自由城。于尔菲在法国中央高原东南部福雷地区的乡村中度过童年,中学毕业后成为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当过骑士,在宗教战争中加入天主教联盟一方,为反对..

佩雷,B.

佩雷,B. : 1920年佩雷结识了A.布勒东等人,成为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从此一生都在从事超现实主义的活动。曾任创刊于1924年12月的刊物《超现实主义革命》的主编。他在1927年参加了法国共产党,1..

《鹦鹉故事七十则》

介入文学

介入文学 : “介入”一词的原意是指作家对当代问题表明态度和采取行动,萨特在《现代》(1945)的创刊号上就提出了“介入文学”的口号,意思是文学必须干预生活。1947年,他在《什么是文学》中进一步指出,写作..

佩雷克,G.

佩雷克,G. : 生于巴黎,卒于塞纳河畔伊夫里。父母是到法国不久的波兰移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父亲战死,母亲是犹太人,死于纳粹的集中营。佩雷克由法国红十字会安置,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巴黎的以色列人..

克雷芒,J.-B.

克雷芒,J.-B. : 克雷芒生于农村,父亲是磨坊工人。他自己也当过工人,后来成为诗人、作曲家和政论家。1867年,由于为反对第二帝国的报刊撰稿,他被迫逃亡到比利时,创作了著名的诗作《樱桃时节》。1868年回到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