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戴尔,E.

    曼戴尔,E. :

生于萨斯喀切温的埃斯特文,卒于多伦多。1943年参军并在海外服役,1946年回国。于1949年和1950年获萨斯喀切温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57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多伦多大学、魁北克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约克大学等高校任教。

曼戴尔是一位多才多艺且多产的作家,共创作了10部诗集,包括《三重奏》(1954)、《融合诗歌集》(1960)、《鲁滨逊:新诗与精选诗》(1973)、《梦想过往:依莱·曼戴尔诗选》(1981)等。诗作曾在《加拿大论坛》《起源》等各类诗刊上发表,并被选入《1960年最佳诗作》等选集。

他的早期诗歌常引经据典,显示出扎实的古典神话与《圣经》功底。后来诗歌结构有所转变,多为开放性的,语言上则广用口语方言。最后诗歌内容变得更为私人化,也更加内省,经常含有明显指涉犹太人生活的内容。诗集《愚人的快乐》(1967)获总督奖。诗集《多石的平原》(1973)则探究了诗人度过早年时光的大草原的记忆和梦境。长诗《错位》(1977)是诗人在文学和精神两方面对故乡的回归。《终生监禁》集合了他在国外访学时的游记摘录与即兴诗作。他写有专著《莱顿》(1969)、两卷论文集《另一时间》(1977)和《家庭罗曼史》(1986)。编辑了《20世纪英语诗歌》(1969)、《续编加拿大诗人8位》(1972)、《加拿大当代诗人》(1972)等诗选。此外,他还撰写了《评论:无声的话语》(1971)、《身份的狂热:加拿大研究引介》(1987)等理论作品。

作为批评家,他阅读量大,兴趣广泛,认为作家必须既发掘又防范语言本身具有的解构力量。在后期创作中,他表现出对自己出生地加拿大西部草原的关注和对自己作为犹太人的民族之根的回归。

除了总督奖诗歌奖,他还获得西安大略大学校长诗歌奖、银质天主教大赦年奖章等奖项。他还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成员,以及国内外多所大学的驻校作家。

为您推荐

斯塔福德,W.

斯塔福德,W. : 生于堪萨斯州哈钦森。卒于俄勒冈州。1937年毕业于堪萨斯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以和平主义者身份抵制政府征兵,代之以4年的公共服务。二战后,他重回大学继续求学,1947年获得堪萨斯大..

维塞尔,J.H.

维塞尔,J.H. : 生于挪威韦斯特比,卒于哥本哈根。在韦斯特比长大。曾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哥本哈根,主要靠当教师谋生。维塞尔的成名作是故事诗《铁匠和面包师》,讽刺了人类的愚蠢..

胡德,H.

胡德,H. : 生于多伦多,卒于蒙特利尔。父亲是英国移民后裔,母亲是法国移民后裔,因此胡德自幼受到英、法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对加拿大双语问题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少年时他曾在一所天主教会办的..

史密斯,A.J.M.

米尔达尔,J.

米尔达尔,J. : 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经济学家,曾担任瑞典政府贸易大臣,母亲曾出任驻美国、印度等国大使和裁军大臣等职务。 米尔达尔从青年时代起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积极投身..

肯尼迪,L.

肯尼迪,L. : 生于英国利物浦。1912年随父母移居加拿大。20世纪20年代,他与麦吉尔大学的蒙特利尔派诗人A.J.M.史密斯等人结识,深受他们的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开始撰写诗歌作品和反维多利亚诗歌..

哈乔,J.

哈乔,J. : 生于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马斯科吉部族成员。父亲出身于印第安马斯科吉族,母亲是印第安切诺基人和白人的混血后裔。哈乔16岁时前往位于新墨西哥州圣菲市的美国印第安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