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达尔,J.

    米尔达尔,J. :

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经济学家,曾担任瑞典政府贸易大臣,母亲曾出任驻美国、印度等国大使和裁军大臣等职务。

米尔达尔从青年时代起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积极投身于瑞典的进步事业和人民运动。20世纪50年代初期,担任过世界民主青年联合会瑞典代表。后来当过一段时间的记者。1968年被选为瑞典–中国友好联合会主席。

1967年的米尔达尔(左)

米尔达尔是一位才思敏捷的多产作家,自1955年投入文学创作以来,发表的作品有小说、杂文、游记和剧本等。他的杂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笔锋犀利,从揭露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国际重大政治问题,到探讨H.de巴尔扎克现实主义观的文学研究问题,无不涉及。他的游记也蜚声文坛。他曾经去过几十个国家,从欧洲到美洲,从中亚草原到吴哥石窟,都留下他的足迹。他以生动流畅的笔调描述了这些地方的风光景色、社会状况和政治动向。

1963年米尔达尔的《来自中国农村的报告》问世,这本长达400多页的调查报告以材料详尽、内容真实、记载细腻而风靡一时,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多次出版,成为许多国家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读参考材料。他本人也以一种新兴文学样式报道文学创始人的身份活跃于瑞典文坛。这种文学的特点是通过实地采访和详尽的调查研究,以尽量切合客观事物的手法进行报道。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瑞典人民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的了解。他的报道和游记作品还有关于柬埔寨古城吴哥的《石脸》(1968)、《阿尔巴尼亚的挑战》(1976)、《丝绸之路》(1977)、《印度在期待》(1980)和《二十年后的中国农村》(1984)等。

他的长篇小说有《回家》(1954)、《欢悦的春天》(1955)、《变化和存在》(1956)、《洗澡间的水龙头》(1957)、《一个欧洲知识分子的自白》(1964)、《童年》(1982)、《另一个世界》(1984)和《十二之后是十三》(1989)等。

为您推荐

史密斯,A.J.M.

史密斯,A.J.M. : 生于蒙特利尔,卒于蒙特利尔。1926年获麦吉尔大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因加拿大经济萧条,1936年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觅到教职,执教直至退休。1941年获美国国籍。史密斯..

肯尼迪,L.

肯尼迪,L. : 生于英国利物浦。1912年随父母移居加拿大。20世纪20年代,他与麦吉尔大学的蒙特利尔派诗人A.J.M.史密斯等人结识,深受他们的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开始撰写诗歌作品和反维多利亚诗歌..

哈乔,J.

哈乔,J. : 生于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马斯科吉部族成员。父亲出身于印第安马斯科吉族,母亲是印第安切诺基人和白人的混血后裔。哈乔16岁时前往位于新墨西哥州圣菲市的美国印第安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诗歌..

巴克勒,E.

莫马迪,N.S.

莫马迪,N.S. : 生于俄克拉何马州劳顿。基奥瓦部族成员。他的父亲是一位基奥瓦艺术家,母亲则拥有切诺基血统。莫马迪的父母长期在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的纳瓦霍、普韦布洛等印第安保留地教书,莫马迪自幼跟..

尤伦斯坦,L.

尤伦斯坦,L. : 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中产阶级家庭,卒于斯德哥尔摩。早年学医,195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55年任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主任、教授。1966年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77~1986年任学院常任秘书。他是..

威伯,R.

威伯,R. : 生于萨斯喀彻温省北部的乡村。父母都是基督教门诺派教徒,1930年从苏联移民至加拿大。1953~1956年威伯就读于阿尔伯塔大学,获学士学位。在德国图宾根大学深造后,回阿尔伯塔大学学习,获文学创作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