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萨尔,N.

    布罗萨尔,N. :

布罗萨尔(右)与小说家W.O.米切尔在一起生于蒙特利尔。1968年获蒙特利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她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对哲学和社会学的浓厚兴趣。喜爱文学,希望通过参与文学活动来寻求哲学命题的解答。她于1965年创办杂志《曙光》。为了开阔眼界增加阅历,她走遍了欧洲。回到加拿大后又创办了女权杂志《固执者》,还参加过许多关于女性写作和魁北克文学的国际会议。

布罗萨尔发表的诗集有《向他肉体咬去》(1966)、《逻辑联系》(l970)、《白色的中心》(1970)、《耍花招的机器》(1973)、《以偏概全》(1975)、《情妇》(1979)、《双重印象》(1984)、《文字范畴》(1985)等。布罗萨尔也发表有《—本书》(1970)、《法国式的吻·拥抱/探索》(1974)、《淡紫色的沙漠》(l987)等小说。

布罗萨尔关注现代及后现代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女性的身份问题,因此她的诗作具有抽象性和反抒情性。她试图通过语言形式的创新,用新的符号和代码来重新阐释现代人的主体性,重构人类的思维和想象模式,并以特殊的方式表达女性的欲望和诉求。布罗萨尔不断打破文学创作的限制,表现出浓烈的不确定性和多维特征,以“去中心”的方式解构男权中心主义,为女性权利和同性恋者权利打开了发展空间。

她的小说也受到诗歌的影响,作品结构比较自由。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作者试图在人的身体、思维及客观现实之间建立某种联系。风格接近新小说,语言又带有符号学的特征。不仅内容独特,而且版式新颖,充分利用排版艺术、插图艺术,以及词语的变幻来营造出充满后现代特征的虚构氛围。她还创作出类似计算机全息图像的虚拟文本,改造了传统的文学叙事模式,也打破了诗歌、小说、文学理论之间的传统界线,用女性主义的自我意识构建了新的文本模式。

布罗萨尔曾于1974年和1984年两度获得加拿大总督奖,2006年获莫尔森艺术奖。她的作品以实验性见长,在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和政治研究方面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她的写作对魁北克“平静革命”以来的文明状况和社会制度提出了质疑。布罗萨尔的诗歌、小说和文章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被收入众多国际性文集,成为全球研讨会的讨论主题。

为您推荐

布歇,P.

布歇,P. : 生于法国摩尔塔尼,卒于法国北美殖民地布歇维尔。一生中有82年的漫长岁月是在新法兰西度过的。从12岁开始,他就定居在新法兰西(位于北美大陆,其中一部分为今天的加拿大),帮助传教士在原住民休伦人..

马蒙泰尔,J.-F.

马蒙泰尔,J.-F. : 生于奥弗涅省博尔莱索格的一个裁缝家庭,卒于阿布洛维尔。12岁在莫里亚克中学就渴望从事文学创作。他最初的作品得到了伏尔泰的鼓励和帮助,是伏尔泰在1745年把他从图卢兹召唤到了巴黎。..

《破碎的大地》

《破碎的大地》 : 故事发生在1922年温哥华岛上被称为“葡萄牙小河”的一个士兵定居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使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损失惨重,现在他们在这个到处是树桩的荒凉环境中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当一场..

查普曼,W.

马耶,A.

马耶,A. : 生于新不伦瑞克省布克图什。马耶的故乡新不伦瑞克省曾是历史上的北美阿卡迪亚地区。阿卡迪亚范围很大,覆盖了北美的东北部,包括今魁北克东部、全部加拿大海洋省份、新英格兰,往南一直延伸到费..

《约瑟夫·伯恩之重生》

《约瑟夫·伯恩之重生》 : 小说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在异国船只和神秘女子到来后所发生的奇异变化。作品突出强调了精神可以创造世界的思想,并在结构和语言运用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霍金..

波洛克,S.

波洛克,S. : 生于新不伦瑞克省弗雷德里克顿。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医生。波洛克在魁北克东镇度过了童年时代,后回到弗雷德里克顿。波洛克曾就读于新不伦瑞克大学,1954年因结婚而辍学。20世纪60年代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