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勒多纳,R.de

    拉布勒多纳,R.de :

生于约纳省奥克塞卢瓦萨西村的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童年在乡村度过,11岁时来到巴黎郊区读书,后来回到家乡,在奥克塞印刷厂里当过学徒和排字工。1755年他重返巴黎,在多家印刷厂做工,同时开始写作,并利用工作之便印刷成书,后来竟成为一个多产的小说家,作品共有200多卷。此外他还写了17出戏剧,但从未上演。

拉布勒多纳善于反映下层民众的生活,作品主要有书信体小说《堕落的农民》(1775)。农民埃德蒙进城学徒,由于容貌英俊而成为侯爵夫人的情人,从此逐渐堕落,直至杀害有钱的寡妇被判处苦役,最后回到乡村死去。小说的书信体形式和感伤主义的情调,以及包含的乡村使人幸福、城市使人堕落的观念,显然与J.-J.卢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拉布勒多纳的作品大多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前夜的城市生活,如42卷的小说集《当代妇女》(1780~1785)和16卷的《巴黎之夜》(1788~1794)等。这些作品热衷于描写漂亮女人的艳史,揭露上流社会太太们伤风败俗的行径,把城市描绘成毒害人的陷阱,使她们与农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还模仿卢梭的《忏悔录》,写了长达16卷的自传体小说《尼古拉先生》(1796~1797)。不过这部作品除了企图表现卢梭的一些思想之外,还有大量关于父女乱伦之类的描写,因此其社会意义与《忏悔录》不可同日而语。他的《萨拉或一位45岁男人的最新艳史》(1783),描写一个妙龄女郎和一个45岁的男人的恋情,是一部出色的心理小说,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作品。

拉布勒多纳被称为“爱看的猫头鹰”,因为他总是在闲逛,仔细观察巴黎的夜晚,是善于观察现状的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在晚年为出版《尼古拉先生》而耗尽钱财,最后死于坏疽。他的作品针砭现实、文笔酣畅,但在法国文学史上却被斥为“卢梭的猴子”。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批评界对他的评价才有所改变。

为您推荐

戈弗雷,D.

戈弗雷,D. : 生于马尼托巴省温尼伯。父亲是律师。戈弗雷曾就读于多伦多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20世纪60年代初,参加了加拿大海外服务大学在西部非洲加纳和马里的支教工作。这段经历使他创..

勒梅西埃,N.

勒梅西埃,N. : 生于巴黎,卒于巴黎。他尊重古典主义的规则,对F.-R.de夏多布里昂、V.雨果和A.de拉马丁进行猛烈的抨击,但热爱W.莎士比亚。他最早试图革新戏剧,剧作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如《伊弗雷姆的利未人》(17..

圣皮埃尔,J.-H.B,de

圣皮埃尔,J.-H.B,de : 生于勒阿弗尔,卒于瓦兹河畔埃拉尼。圣皮埃尔继承了骑士的封号,成为土木工程师之后,为了寻求发迹而周游列国,到过马耳他、荷兰、波兰、俄国。1768年被派往法兰西岛(今毛里求斯)完成某项..

托马斯,A.

拉巴塔耶,P.-A.G.de

拉巴塔耶,P.-A.G.de : 生于鲁昂市。曾任王家财务官,管理王家领地事务。拉巴塔耶是位失败的喜剧演员,但却写了3部较有影响的作品,其中2部是小说,即《凯尔马莱克伯爵回忆录和奇遇记》(1740)和《雅内特第二或新..

塞亚尔,H.

塞亚尔,H. : 生于贝尔西,卒于巴黎。塞亚尔是E.de龚古尔和G.福楼拜的弟子。他放弃医学从事写作,最初在杂志上发表了《悲惨的雏鸟》(1877)等短篇小说,还与格兰穆金编写了一个小剧本《好斗的皮埃罗》(1877)。《..

勒诺多文学奖

勒诺多文学奖 : 勒诺多是法国第一家报纸的创办人,于1631年5月31日创办了《新闻报》,后改名《法兰西新闻报》。这份周刊主要刊载政府批准的新闻。勒诺多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由一些记者和评论家组成,从30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