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吉,J.

    艾吉,J. :

生于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卒于纽约。6岁丧父,幼年大部分时光在寄宿制学校里度过。20世纪30年代中期自哈佛大学毕业后,先后就职于《财富》《时代周刊》等杂志社,为杂志撰写新闻专栏文章,并逐渐在电影评论领域崭露头角。1942年,他成为《民族》杂志的专职影评家。此后,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电影评论领域,是40~50年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评家之一。1955年,由于常年烟酒过度,艾吉死于心脏病突发。

艾吉涉猎广泛,极具艺术天分,他的创作在诗歌、新闻、小说和电影界均得到较高认可。在就读哈佛期间,艾吉对诗歌创作产生浓厚兴趣。他曾选修诗学名家的课程,并担任校内文学刊物《哈佛呼声》的主编。193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也是他生前唯一一部诗集《让我远航》。他的诗歌风格受到W.莎士比亚和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的影响,表现出对传统诗歌形式和玄学奇喻的偏爱。同时,由于他早年就读的寄宿制学校由苏格兰长老会创办,宗教思想对他影响很深,他的诗歌颇多对宗教信仰、生命意义及死亡等话题的沉思。这类诗歌显现出他对宗教诗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宗教诗与现代性的糅合。

艾吉任职《财富》杂志社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他曾经与摄影师W.伊文思一道走进乡村,与佃户共同生活8周,最终于1941年发表纪实文学作品《让我们赞美名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真实记录了大萧条时期3户佃农家庭的艰辛生活。被纽约公共图书馆等机构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图书之一,曾经被后人改编为歌剧、电视连续剧等。他的自传体小说《家族中的一起死亡事件》在他去世之后的1957年出版,为他赢得了次年的普利策奖。

艾吉的散文体创作以说理清晰、情感真挚见长,善于将抒情美感和辛辣俏皮糅为一体。这种风格在他的电影评论中得到最好体现。他的影评文章后来收录于两卷本的《艾吉谈电影》(1948,1952)之中,这些文章不仅成就了他在美国电影界的特殊地位,也极大地提升了无声电影以及C.卓别林、B.基顿等电影人的艺术史地位。

为您推荐

奥尔森,C.

奥尔森,C. : 生于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卒于纽约。为黑山派诗歌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卫斯理大学获得英语专业学士、硕士学位,并于1936年赴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放弃学业,加入..

奥兹,S.

奥兹,S. :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幼年主要在伯克利度过。奥兹的父亲酗酒,奥兹幼年时经常遭受他的虐待,加之家庭宗教气氛较为浓厚,曾声称自己是“承受过地狱之火的加尔文教徒”。她本科就读于斯坦福..

布拉施,C.

布拉施,C. : 生于达尼丁市,卒于达尼丁市。父母都是犹太后裔,但早已脱离犹太教。1931年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就在《牛津学刊》上发表作品,第一本诗集《土地与人》(1939)由卡克斯顿公司出版。1941年参加英军,由..

诺德布朗特,H.

奥哈拉,F.

奥哈拉,F. : 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幼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拉夫顿度过。1941~1944年,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一艘驱逐舰上担任声呐兵,随部队先后驻扎南太平洋和日本。..

乔万尼,N.

乔万尼,N. : 生于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幼年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长大。1960年,她入读菲斯克大学,曾一度因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而遭除名。1967年,在最终获菲斯克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之后,她曾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和..

霍尔,D.

霍尔,D. : 生于康涅狄格州的哈姆顿。20世纪50年代初,他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1953~1961年,阅读中的霍尔担任杂志《巴黎评论》的首任诗歌编辑。1957~1975年,在密歇根大学任教。此后,他辞去教职,与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