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特松,F.

    本特松,F. :

生于斯科纳。他以不拘一格的文体在瑞典文坛获得盛誉。早期诗作《掷骰子》(1923)和《巴别塔的传说》(1925)为他赢得瑞典“最后一位行吟诗人”的称号。他的散文作品主要以文学和历史为题材,包括《文人与士兵》(1929)等。

传记《查理十二世传》(1935~1936)是他的代表作。他从查理十二世同时代的军官和普通士兵的日记中摘录文献,并从发表的文学作品和文献著作中引用了大量资料,详细描摹了查理十二世的一生。长篇小说《鲁德·奥尔姆》则使本特松家喻户晓。这部海盗传奇分为两卷分别发表于1941年和1945年。英雄奥尔姆长着红胡子,驰骋在公元1000年左右的地中海地区。作品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搬上了银幕。

为您推荐

《三个女人》

《三个女人》 : 小说包含《好安娜》《梅兰克莎》和《温柔的莉娜》三个彼此独立的故事,表现了桥头镇的两个德国移民姑娘安娜、莉娜和黑白混血姑娘梅兰克莎的日常生活细节以及她们最终死亡的悲剧命运。..

《乞儿迪克:擦鞋童的纽约街头生活》

擦鞋童的纽约街头生活》: 《乞儿迪克:擦鞋童的纽约街头生活》 : 故事的主人公是在纽约街头过着无依无靠、一无所有生活的流浪擦鞋童迪克。他靠帮人们擦鞋为生,过一天算一天,还沾染了一些流浪汉的不良嗜好..

帕卡宁,T.R.

帕卡宁,T.R. : 生于东南部港口城市科特卡的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卒于哥本哈根。没有在正规学校读过多少书,主要靠自己的勤奋与好学而成为作家。1925年开始创作,最初并未引起文坛注意,直到1932年发表了长篇小..

《绿草茵茵,流水潺潺》

鲁特,A.

鲁特,A. : 生于赫尔辛基一个鞋匠家庭。只上过中学,当过汽车修理工、鞋匠、勤杂工、售货员和仓库保管员等。1968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坚持现实主义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方法,忠实地反映芬兰社会下层劳动人..

斯内尔伏,E.A.

斯内尔伏,E.A. : 生于赫尔辛基一个木匠家庭,卒于赫尔辛基。芬兰左派文化团体“基拉社”的成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从事芬苏和平友好协会工作而被监禁。1945年加入芬兰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末期脱党..

霍维宁,V.

霍维宁,V. : 生于锡莫。父亲是森林主。霍维宁学的也是森林专业,毕业后从事过两年森林保护工作。1957年成为专业作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创作,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圆木》(1950)、长篇小说《偏僻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