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乃依,T.

    高乃依,T. :

生于鲁昂。古典主义剧作家P.高乃依的弟弟。他比兄长小19岁,因被兄长的光环所笼罩,现在几乎已被人遗忘,但他在当时却是一流的戏剧诗人。他曾在鲁昂学习法律,22岁就开始写作一系列喜剧。这些喜剧几乎都是根据西班牙的戏剧改编的,但是各有特色,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如《偶然的婚约》(1647)里的陌生美女总是戴着面纱出现;《堂·贝特朗·德·西家拉尔》(1650)里的吝啬绅士在一连串的夜间约会中,闹出了许多误会;在《时髦的爱情》(1651)中,一个年轻人同时追求几位少女等。

喜剧在17世纪中叶只是小体裁,所以在兄长的悲剧《熙德》(1636)上演20年之后,他也开始写作悲剧。《蒂莫克拉特》(1656)由于结局圆满而被称为悲喜剧,实际上却完全是一出情节复杂的悲剧,上演后连演了80场,创下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纪录。后来他连续出版了大量优秀的悲剧,如《康茂德皇帝之死》(1657)、《汉尼拔之死》(1669)、《阿丽亚娜》(1672)和《布拉达芒特》(1695)等,也有《阿瓦洛斯的埃塞克斯伯爵》(1679)等喜剧和歌剧《柏勒洛丰》(1681)。这些剧作虽然有模仿兄长和其他作家的痕迹,但是他能兼收并蓄,赋予自己的特色,如他根据莫里哀的《堂璜》改编的诗剧《石宴》,就一直上演到1841年。

T.高乃依后来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的院士,继承的就是兄长留下的位置。他在当选院士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辞典编撰者,先后出版了《关于沃日拉的意见的评注》(1687)、《科学艺术术语辞典》(1694)和《通用地理历史辞典》(1708)。

为您推荐

韵文故事

韵文故事 : 现存150余篇。这类故事是为了便于背诵而用八音节的短句改写的口头传说,有数百行,作者大多匿名,是供行吟诗人演唱的轶闻趣事。它们描述的是小市民的现实生活,其中的主人公多为农民,表明它们源自..

马雷夏尔,P.S.

马雷夏尔,P.S. : 生于巴黎一个酒商家庭,卒于蒙特鲁日。法学院毕业后成为巴黎最高法院的律师,但由于口吃无法胜任。1777年在马扎兰图书馆任职,从而有了获得丰富知识的机会。他的《田园诗》(1770)平淡无奇,《..

金迪沃拉巴克和愤怒的企鹅诗歌运动

金迪沃拉巴克和愤怒的企鹅诗歌运动 : 金迪沃拉巴克运动主张文学创作彻底的澳大利亚化,愤怒的企鹅诗歌运动则竭力提倡澳大利亚文学的国际化,二者针锋相对,互不相容。金迪沃拉巴克运动开始于南澳的阿德莱..

马丁·杜加尔,R.

金斯利,H.

金斯利,H. : 生于英国,卒于英国。英国牧师、作家C.金斯利的胞弟。曾就读于牛津大学。19世纪50年代初澳洲“淘金热”时移居澳大利亚。在异国的土地上淘过金,当过牧场工与骑警。1858年回英国,曾任报刊编辑..

阿莱维,L.

阿莱维,L. : 生于巴黎一书香门第,卒于巴黎。父亲和伯父一家都是音乐家或学者。完成学业后,在不同部门当了6年政府官员,最终结束政治生涯而从事创作。他的第一部剧作《巴-塔-克朗》(1856)由J.奥芬巴赫作曲。..

达克,E.

达克,E. : 生于悉尼,卒于新南威尔士州肯图巴。中学毕业后未能进入大学,早早步入社会,曾一度从事律师所秘书工作。1922年嫁与全科医师艾瑞克·达克,婚后夫妇俩定居卡图姆巴,达克夫人就在这里从事自己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