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莱斯,E.

    罗布莱斯,E. :

生于阿尔及利亚奥兰市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原籍西班牙的泥瓦工,在他出生前去世。母亲是洗衣妇,家庭的贫困使他从小就同情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罗布莱斯从阿尔及尔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中学当教师,从1936年开始参加工人运动,为《社会主义播种者》和A.加缪主编的《阿尔及尔共和报》等进步刊物撰稿,并到世界各地采访。

罗布莱斯的第一部小说《行动》(1938)抨击了殖民主义,呼吁各国工人的团结。他在西班牙内战中拥护共和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参加反对纳粹的斗争,曾担任军队的翻译官,被北非空军司令布斯卡特将军任命为战地记者,参加了轰炸德国占领的意大利北部地区的战役,荣获军功勋章。他还在《阿尔及尔共和报》上连载长篇小说《天堂之谷》(1941),发表了以修建一条水坝为内容的长篇小说《人的劳动》(1942,获阿尔及利亚文学大奖),中短篇小说集《世界之夜》(1944)反映了抵抗运动,以及他对1934年到苏联、1935年到中南半岛和中国南方采访的回忆。

二战结束后罗布莱斯在巴黎为多家报刊撰稿,1947年他返回阿尔及尔,创办了文学杂志《锻炉》。1945年5月,阿尔及利亚人民在各大城市举行反帝游行示威,法国派出海陆空三军部队进行镇压,他根据这一事件写作的小说《城市的高地》(1948)获得费米娜奖。同年他发表了第一个剧本《蒙塞拉》,谴责西欧宗主国继续奴役殖民地人民,歌颂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斗争。此剧于同一天在阿尔及尔和巴黎上演,立即引起轰动,后来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20多种文字。

罗布莱斯根据他在意大利战役期间的经历所写的代表作《这就叫做黎明》(1952),内容是戈尔佐涅大发战争财,把工人桑德罗逼上绝路而触犯了刑法,瓦列里奥大夫面临着要不要保护桑德罗的问题,后来罗布莱斯还参与把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小说《刀》(1956)反映了1954年他在墨西哥的生活,《四月的人》(1959)是他在1957年访问日本之后所写的故事,剧本《为造反者申辩》(1965)声援阿尔及利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艰难岁月》(1974)是他的自传体小说,其中勤劳朴素的老母亲的形象尤为动人。《威尼斯的冬天》(1978)写米兰的记者拉斯奈尔偶然在街上拍摄了共和国检察官被人杀害的照片,因而受到恐怖集团的威胁。他的作品歌颂为正义而斗争和牺牲的人们,情节扣人心弦,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罗布莱斯是巴黎“人民和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非常关注民众的教育问题,曾发起成立“街头剧团”,专门为剧团写了一个3幕滑稽剧《波尔菲利奥》。他还担任北非笔会主席,为发展北非进步文学作出了贡献。他为瑟意出版社主编了一套《地中海文集》,因此发现了M.费哈乌恩和M.狄布等阿尔及利亚左翼作家。

罗布莱斯于1973年当选为龚古尔学院院士。他对中国很友好,1980年应邀来中国指导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蒙塞拉》,以后多次来华访问。

罗布莱斯(后排左一)当选龚古尔学院院士

为您推荐

织布歌

织布歌 : 织布歌每行诗有8或10个音节,尾音押韵,每一节有4~8行,以副歌结束全诗,加强了抒情色彩。织布歌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或为骑士的归来欢欣鼓舞,或哀叹情人的死亡,或诉说婚姻的不幸,或抱怨自己遇人不淑。 织..

米歇尔,L.

米歇尔,L. : 米歇尔是一个女仆的私生女,但是收养她的律师夫妇使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从小喜爱诗歌,曾把自己的习作寄给V.雨果,受到了雨果的赞扬。她长大后就读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农村当小学教师..

维勒贝克,M.

维勒贝克,M. : 生于法属留尼旺岛。父亲是深山导游,母亲是麻醉师,维勒贝克6岁起被寄养在祖母家,度过了孤独的童年。后来他就用祖母的名字作为笔名。获得农学工程师资格后,他又转入国立高等卢米埃尔学院学习..

米肖,H.

穆尔豪斯,F.

穆尔豪斯,F. : 生于新南威尔士的诺拉。先后就读于诺拉中心小学、伍伦贡初中以及诺拉高中。毕业后在《每日电讯报》当见习记者,同时作为昆士兰大学校外生注册学习本科课程,但最后未完成学业。50年代末至6..

神秘剧

神秘剧 : 它起源于教堂礼拜仪式中的戏剧化布道,最重要的主题是耶稣基督的受难,后来延伸到叙述耶稣的一生。神秘剧在圣诞节、复活节、五旬节等基督教的重大节日里演出,是城镇社会文化生活的盛大事件。法..

纳多,M.

纳多,M. : 生于巴黎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农妇,后来劳累而死,她唯一的梦想就是想让儿子成为一个小学教师。纳多从小勤奋学习,毕业于圣克卢高等师范学校,1936~1945年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