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德兹,D.

    费尔南德兹,D. :

生于巴黎。父亲是小有名气的批评家。费尔南德兹曾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长期从事文学教学工作,有意大利语教师资格。他从1958年开始创作,并在《文学》杂志和《快报》上撰写书评。他创作了约20部小说,有不少都获得了文学奖,如《果戈理的孩子们》(1971,获尼斯狂欢节文学大奖)、《波波利诺,或那不勒斯的秘密》(1974,获美第西斯奖)、《在天使手中》(1982,获龚古尔文学奖)、《爱》(1986,获摩纳哥大公奖)等。他的评论则有《意大利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危机》《爱森斯坦》《叙述的艺术》和《阿波罗的情人,文化中的同性恋》等。他爱好音乐和旅游,还写过歌剧和10多部游记,尤其是关于意大利文化旅游方面的书。他还一直担任美第西斯奖的评委和格拉塞出版社的审读委员。

费尔南德兹的小说常常以历史人物为主人公,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小说,而是借助历史人物或传说人物,把自己对历史文化和传统文明的见解投入到他们的语言和心灵中。这样的小说重在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的虚构,而不是史料的翔实和事件的考证。他的小说充分体现了巴罗克艺术的特色,即寓情感、哲理于吸引人的故事、人物和文字之中。《名誉法庭》(1996)描写P.I.柴科夫斯基之死,《波波利诺,或那不勒斯的秘密》是阉人歌手的体验,这两部作品都营造出神秘紧张的氛围。《在天使手中》以诗人P.P.帕索里尼为主人公,《美第西斯家族的最后者》(1994)书写的则是君主加斯东,他们身上都具有稀奇古怪的性格和离经叛道的精神。《波菲里奥和康丝坦丝》(1992)则提供了一对无比强烈的矛盾性格。

为您推荐

谢尔菲格,H.

谢尔菲格,H. : 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家私营企业的经理。1924年中学毕业后在大学就读了几年,即投身绘画、创作和记者生涯。20世纪30年代,在H.基尔克影响下,谢尔菲格对政治产生浓厚兴趣,并..

贝朗瑞,P.-J.de

贝朗瑞,P.-J.de : 生于巴黎,卒于巴黎。当过学徒、差役、印刷工人和职员。他的成名作歌谣《意弗托国王》(1813),塑造了一个善良简朴、爱好和平的老好人国王的形象。他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共出版了4部歌集(181..

行吟诗人

行吟诗人 : 行吟诗人多为贵族男女,生活优裕,提笔吟诗以歌咏“微妙爱情”。分为南方行吟诗人(le troubadour)和北方行吟诗人(le trouvère)。南方行吟诗人基本上属于贵族圈,多集中在普罗旺斯地区。作品体现骑..

费哈乌恩,M.

蓬萨尔,F.

蓬萨尔,F. : 生于外省的维埃纳,卒于巴黎。蓬萨尔早年学习法律,翻译了G.G.拜伦的诗歌《曼弗雷德》(1837)。浪漫主义激起了他最初的热情,但他很快就回归新古典主义。1843年,V.雨果的戏剧《城堡里的伯爵》上演..

贝尔纳,T.

贝尔纳,T. : 生于贝尚松。贝尔纳最初在巴黎当律师,后来当过炼铝厂厂主,管理过自行车赛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是犹太人而被捕入狱。1891年,他在《白色杂志》上发表了第一批作品,1899年发表了小说《一个..

谢尼耶,A.de

谢尼耶,A.de : 生于君士坦丁堡,卒于巴黎。父亲是法国呢绒批发商,后被派往摩洛哥任总领事,在他3岁时回到法国。母亲是希腊人,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在巴黎开办了“希腊”文艺沙龙。谢尼耶自认为是希腊后裔,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