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牧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14万字。收辑文章22篇。除个别篇章外,基本上都是作者1980年以后写的文章和讲话的整理稿。其中《关于近年来文学创作的主流及其他》、《关于文学的创新问题》、《漫话新诗创作》、《谈谈戏曲工作的发展问题》、《摄影艺术应当正名》等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中国文艺发展形势及有关问题的看法。
《新时期文学的主流》
《新时期文学的主流》:
冯牧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14万字。收辑文章22篇。除个别篇章外,基本上都是作者1980年以后写的文章和讲话的整理稿。其中《关于近年来文学创作的主流及其他》、《关于文学的创新问题》、《漫话新诗创作》、《谈谈戏曲工作的发展问题》、《摄影艺术应当正名》等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中国文艺发展形势及有关问题的看法。
《新时期文学的主流》:冯牧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14万字。收辑文章22篇。除个别篇章外,基本上都是作者1980年以后写的文章和讲话的整理稿。其中《关于近年来文学创作的主流及其他》、《关于文学的创新问题》..
《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张钟等编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11月版,1986年6月版。45万字。又名“当代文学概观”。共6编。第一编“诗歌创作”,介绍艾青、郭小川、李季、闻捷、李瑛、公刘、贺敬之等人的创作;第二编“散文与报..
《郭沫若的文学道路》:黄侯兴着。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版,1983年9月版。27万字。探索郭沫若在文学创作上的发展轨迹,将作家的生活、思想和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探讨郭沫若走上文学道路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个人..
《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樊骏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11月版。24.9万字。收有关论文11篇。包括《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考察和思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的历史道路和现代作家的历史评价..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朱德发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版。38万字。分5部分。一、导论:文学流派的基本特征。二、形态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的演变态势。将文学流派的形态分为4个阶段13种类型。首阶段“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