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泯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8月版。18.4万字。收入28篇文章,分为4辑。前两辑写于1966年以前,后两辑写于新时期。第一、三辑是评论作品的文章,第二、四辑则为论文。第三辑的10篇文章,对于1977年-1980年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作了比较集中、概括的评述,对这3年的小说和报告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作了切实的评析。
《人生的道路》
《人生的道路》:
洁泯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8月版。18.4万字。收入28篇文章,分为4辑。前两辑写于1966年以前,后两辑写于新时期。第一、三辑是评论作品的文章,第二、四辑则为论文。第三辑的10篇文章,对于1977年-1980年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作了比较集中、概括的评述,对这3年的小说和报告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作了切实的评析。
《茅盾的文学道路》:邵伯周着。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5月版,1979年11月版。15万字。对茅盾的文学道路作较细致的探讨、分析和评论。分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人民解..
《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李存光着。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12.3万字。分前后2篇。前篇《曲折的探求之路》,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展示了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对巴金这一时期文学道路的分期及其特点提出..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周扬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9月版。3.3万字。作者1960年7月22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分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革命现实主义..
《鲁迅的文学道路》:冯雪峰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版。19.8万字。研究鲁迅的论文专辑。其写作年代从1928年至1956年,共29篇。其中《革命与智识阶级》写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的高潮中,从正确的立场出发,指出革命应该“..
[圣经]铺满棕榈树枝的道路:(源)《马可福音》第11章8节。(典)耶稣自橄榄山骑驴进入耶路撒冷时,“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释)后世教会认为,铺在路上的树枝系棕榈树枝。棕榈树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