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屋檐下》:三幕话剧。夏衍著。作于 1937 年。作品截取抗日战争前夕上海小市民生活的一个横断面,错综地展现了住在同一弄堂里的五户人家一天的生活图景,真切地反映了抗战前夕上海市民的痛苦生活。透过都市的一角,深刻揭示了时代的特征。剧中的施小宝被丈夫遗弃,沦为娼妓;老报贩“李陵碑”因独生子在“一·二八”事变中牺牲而精神失常;失业职员黄家媚贫困交加;小学教员赵振宇安贫乐道,与世无争,而他的妻子却是笑比自己穷的,妒比自己富的。五户人家各有不同的苦痛遭遇。全剧以某工厂下级职员林志成、杨彩玉(原为匡复之妻,后因生活所迫同林志成同居)和刚出狱的匡复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通过他们之间难以言喻的内心痛苦,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整个剧情发生在一天的时间里,五家的人物各行其事,同时活动,充分发挥了舞台时间和空间的表现力。剧中人物错综交织,情节波澜起伏,但都有条不紊,自然紧凑,每个角色都塑造得有血有肉,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被誉为 30 年代戏剧的现实主义力作。
(刘思俊)
为您推荐
上海屋檐下 : 三幕话剧。夏衍编剧。上海杂志公司1937年5月出版。剧本以时晴时雨的黄梅季节天气作背景,通过上海一弄堂里五户普通市民家一天的生活,描写抗战爆发前夕阶级压迫日深、民族危机日重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一群..
《上海屋檐下》:三幕话剧。夏衍著。作于 1937 年。作品截取抗日战争前夕上海小市民生活的一个横断面,错综地展现了住在同一弄堂里的五户人家一天的生活图景,真切地反映了抗战前夕上海市民的痛苦生活。透过都市的一角,深刻..
《上海的早晨》:长篇小说,周而复著。1958 年和 1979 年先后出版。全书共 4 部,是以我国最大的工商城市上海为场景,描绘了五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小说以生动而深刻的笔触揭露了资本家形形色色..
上海屋檐下(又名《重逢》):三幕话剧。夏衍着。1937年5月上海杂志公司初版。小学教员赵振宇一家四口挤在灶披间里,靠一点微薄薪金艰难度日;大学毕业的黄家楣失了业,穷愁潦倒,黄父从乡下满怀希望来看孙儿,夫妻俩只能用借债、..
《上海游骖录》:长篇小说。清末吴趼人(1866-1910)撰。十回。趼人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已着录。作者在跋中对此书写作动机云:“以仆之眼,观于今日之社会,岌岌可危,固非急图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不足以维持之,非徒言输入文明,即..
《上海之维新党》:一名《新党嫖界现形记》。中篇小说。清佚名撰。五卷十五回。作者原署,“浪荡男儿”,不详为何许人。所叙多为新党人物狂嫖滥赌、骗妓女金钱等种种烂污,及登台则痛哭流涕,俨然爱国志士之丑态。极言新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