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释》

《楚辞释》:

清王闿运(1833-1916)撰。

十一卷。闿运有《湘绮楼全集》已着录。

是书为十一卷,收屈赋七:《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宋玉《九辩》、《招魂》,及景差《大招》,卷末附宋玉《高唐》。

先引王逸《章句》,后加注释。全书虽托为疏解古注,但其实颇多新义。往往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屈子心情及文章感情,借以推断写作时代及意图,虽有附会之嫌,然亦为很有价值的看法。篇中训释大义,处处有本,令人叹其精见;然而又时时诡异,亦令人不安。

有光绪十二年(1886)成都尊经书院刊本。

光绪二十一年(1891)《崇惠堂丛书》本。光绪二十七年(1897)衡阳《湘绮楼全书》本。

为您推荐

《楚辞灯》

《楚辞灯》:诗总集注。清林云铭撰。四卷。云铭字西仲,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顺治戊戌进士,官徽州通判。年少即嗜学成性,“每探索精思,竟日忘食。”终生好学不倦,尤喜楚辞。对屈原及其作品见解独到:“夫屈子之文,屈子之志也..

《楚辞笺注》

《楚辞笺注》:明李陈玉撰。陈玉字守石,号谦安,吉阳(今江西)人,生卒年未详。崇祯时曾任县令,明亡不仕,退隐山居,往来于古楚故地,被发行吟,追慕屈子之遗风。着述中常以注屈而寓兴亡之感,蕴藉忧患之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体会因此而常..

《楚辞集解》

《楚辞集解》:明汪瑗(?-1566)撰。八卷,附“蒙引”二卷,《考异》十卷。瑗有《杜律五言补注》已着录。是书只注解屈原作品,他人《楚辞》作品均未收入。瑗在世时,此书并未刊行,后为其子汪文英搜求刊刻成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楚辞章句》

《楚辞听直》

《楚辞听直》:《楚辞》研究。明黄文焕撰,凡八卷。附《合论》一卷。文焕字维章,永福(今福建永泰)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五年乙丑(1625)进士。崇祯年间任山阳知县擢翰林院编修。因与名士黄道周论学讲经而被镇抚司罗织罪名,陷于狱..

《楚辞韵读》

《楚辞韵读》:楚辞音义。清江有诰(?-1851)撰。不分卷。附《宋赋韵读》一卷。有诰字晋三,歙县(今属安徽)人。青年时起即不务功名,“惟好音韵之学。”苦心孤诣,专治音学。分古韵为二十一部,并在深入研究中得出结论:“古人实有..

《楚辞新注》

《楚辞新注》:清屈复(1668-?)撰。八卷,附《天问校正》一卷。复有《弱水诗》已着录。是书只注屈原赋二十五篇及《九辩》、《二招》,余皆不注。《自序》言注书缘起时说他读《楚辞》时“一吟其可解者,则回风雨雪,身置沅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