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吴先生文集》

《桐城吴先生文集》:

文别集。

清吴汝伦(1840-1903)撰。四卷。汝伦字挚甫,安徽桐城人。

同治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冀州知府,后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以善古文辞名于时,入曾国藩门下,与李鸿章交密。着有《易说》、《诗说》、《东游丛录》等。此集约十五万余字,收文二百二十三篇,碑志、传状、寿序、书序之作占十之八、九。虽为桐城派后期作家,然为文却主张“雄奇瑰玮之气”,不落桐城窠臼。时政之作,则宜开发民智,经世致用,能发掘司马迁立言微旨。

又校勘汉魏以来大家诗文,藉以揭示作文之规范。

有光绪三十年(1904)王思绂刻本,民国十九年(1930)《桐城吴先生全书》补刻本。

为您推荐

《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

《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刘声木着。徐天祥点校。黄山书社1989年12月版。40.2万字。将1929年刊《直介堂丛刻》本所收《桐城文学渊源考》13卷及《补遗》13卷和《桐城文学撰述考》4卷及《补遗》4卷合为一书。简称“桐..

《桐城古文学派小史》

《桐城古文学派小史》:魏际昌着。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19.4万字。分4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桐城古文学派的形成:桐城“四祖”;第二部分论述桐城古文学派的分播:姚门诸子;第三部分论述桐城古文学派的又一分播:梅氏之群与..

桐城——湘乡派

桐城——湘乡派:即后期桐城派。代表人物为曾国藩,因曾是湖南湘乡人,故名。曾为维护清统治和封建“道统”“文统”,反对太平天国,利用他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大力提倡桐城古文,因而桐城古文有所振兴,在创作和理论上,他崇尚姚鼎,在..

桐城派

桐城派

桐城派 : 清中叶散文流派。由康熙年间方苞所开创,其后刘大櫆、姚鼐等又进一步加以发展。因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名。但后来桐城派作家,却不一定都是桐城人。桐城派倡“义法说”,所谓“义”,指文章..

《桐城吴先生文集》

《桐城吴先生文集》:文别集。清吴汝伦(1840-1903)撰。四卷。汝伦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冀州知府,后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以善古文辞名于时,入曾国藩门下,与李鸿章交密。着有《易说》、《诗说》、《东游丛..

《耿逸庵先生文集》

《耿逸庵先生文集》:文集。清耿介撰。三卷。介字介石,河南登封人。顺治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出为福建巡海道,转江西湖东道,因母丧归,服除不仕。尚书汤斌慕其名,上疏荐举,召为少詹事。后引疾归里,讲学以终。着有《中州道学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