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鸣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19.4万字。分“文化研究:悖论、方法论和多维视野”、“文化,在文化的缝隙之中”、“货币·礼·权力·信息:文化及其‘泛化媒介’”3篇,分析鉴别种种令人迷乱的文化概念,并从文化基本理论、文化原型分析、文化现实媒介3个方面论述文化学的发生与存在体系。通过剖析种种具体有形的文化事象与理论,呈现大而化之、活泼“无形”的文化踪迹。
《有形与无形:文化寻踪》
《有形与无形:文化寻踪》:
顾晓鸣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19.4万字。分“文化研究:悖论、方法论和多维视野”、“文化,在文化的缝隙之中”、“货币·礼·权力·信息:文化及其‘泛化媒介’”3篇,分析鉴别种种令人迷乱的文化概念,并从文化基本理论、文化原型分析、文化现实媒介3个方面论述文化学的发生与存在体系。通过剖析种种具体有形的文化事象与理论,呈现大而化之、活泼“无形”的文化踪迹。
《无形的墙与高加林》:副名:与农村中学生谈人生。徐长发着。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版。6万字。从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出发,客观、公正、真实地展示了他们的苦衷;同时,向中学生们介绍了当前农村社会的生活现象,以便让农村中学..
大象无形:【大象无形】指最完美的形象往往是不见形迹的,亦可借指审美创造中对形象塑造所采用的自然无为的方法。 《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所谓“大象”是区别于一般物象的,老子认为它..
《有形与无形:文化寻踪》:顾晓鸣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19.4万字。分“文化研究:悖论、方法论和多维视野”、“文化,在文化的缝隙之中”、“货币·礼·权力·信息:文化及其‘泛化媒介’”3篇,分析鉴别种种令人迷乱..
《文化哲学》:许苏民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版。23.1万字。分4章,第一章,文化发生论。阐明文化是人类本质的形成和体现,揭示文化发生的精神现象学机制。第二章,文化结构论。从各个侧面论述文化的结构,可分为物质文化、..
《超越文化之网》:顾晓鸣着。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版。14万字。作者用大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能遇到的事例,对人类与文化的依存关系作了阐述。作者认为只有细心了解社会,了解文化,学会如何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