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荆宝

[古汉语]荆宝:

【释义】:

即和氏璧。

以其发现于荆山,故称。晋·潘岳《杨仲武诔》:“春兰擢茎,方茂其华;荆宝挺璞,将剖于和。”李善注:“言德业之美类于兰玉。”南朝·宋·刘义恭《游子移》诗:“三河游荡子,丽颜迈荆宝。”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尔诸生沐浴圣化,景行前修,谅当人握隋琛,家怀荆宝。”亦用以喻美好资质。

为您推荐

[古汉语]缀旒

[古汉语]缀旒:【释义】: 犹言表率、榜样。《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毛传:“缀,表;旒,章也。”郑玄笺:“缀,犹结也;旒,旌旌之垂者也。”马瑞辰通释:“古者以旗致民,即是以旗旌为表,故诗缀旒并言,以喻汤为下国表..

[古汉语]和氏璧

[古汉语]和氏璧:【释义】: 宝玉名。《韩非子·和氏》载:楚人卞和得玉璞楚山中,献之厉王、武王。均认为“石”,以欺君罪被砍去两足。后献之楚文王,使玉工理之,果得宝玉,遂命为“和氏之璧”,省称为“和氏璧”或“和璧”。明·张..

[古汉语]廋辞

[古汉语]廋辞:【释义】: “谜语”的古称。廋,隐藏;辞,文辞,言辞。《国语·晋语五》:“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孟子·公孙丑上》“遁辞知其所穷。”宋·孙奭疏:“大抵廋辞云者,如今呼笔为管城子,纸为楷先生,钱为白水..

[古汉语]名刺

[古汉语]仪刑

[古汉语]仪刑:【释义】: 楷模,典范。《北齐书·陈元康传》:“王教训世子,自有礼法,仪刑式瞻,岂宜至是。”明·方孝儒《陈野翁字说》:“余迷古人亦已久矣,持其身以行乎今之世,心恒惴惴然恐为浅薄之归,而不获间故老之仪刑,何幸乃得..

[古汉语]名片

[古汉语]名片:【释义】: 古时书写姓名于竹木片上,用于拜谒通名,名曰“板”、“刺”;后用各类纸笺,书写姓名、职务或祝词于其上,作为参谒拜访或问候之用,名曰“榜”、“帖”或“纸”、“状”;现今用各类精制的长约三寸宽约二寸..

[古汉语]墓地

[古汉语]墓地:【释义】: 坟墓及其四周之地。古时达官贵人及帝王将相墓地包括祭田、卢舍、祭场,规模很大。占地从几亩到数百亩不等。一般指坟墓占用地及其周围小块地段。《周礼·春官·墓大夫》:“凡争墓地者,听其狱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