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松滋侯

[古汉语]松滋侯:

【释义】:

墨的拟人称。

以其松烟所制,故名。《文房四谱·墨谱》引文嵩《松滋侯易元光传》:“易元光,字处晦,燕人也。其先号青松子,颇有才干,雅淡清贞,深隐山谷中不仕,以吟啸烟月自娱……尝以南越石虚中为研究云水之交,与宣城毛元锐、华阴楮知白为文章濡染之友……世为文史之官,特诏常侍御案之右,拜中书兼儒林待制,封松滋侯。

”石虚中,砚;毛元锐,笔,楮知白,纸。

为您推荐

[古汉语]墓地

[古汉语]墓地:【释义】: 坟墓及其四周之地。古时达官贵人及帝王将相墓地包括祭田、卢舍、祭场,规模很大。占地从几亩到数百亩不等。一般指坟墓占用地及其周围小块地段。《周礼·春官·墓大夫》:“凡争墓地者,听其狱颂。”..

[古汉语]牡丹

[古汉语]牡丹:【释义】: 落叶灌木。羽状复叶,呈卵形或长椭圆形。初夏开花,单生型大,呈红、白、粉红或紫色。原产于我国西北部,经长期栽培,品种颇多,为着名观赏植物。根、皮入药,有清热活血、调经作用。牡丹花名始于唐代,由木芍..

[古汉语]国色

[古汉语]国色:【释义】: 亦作“国色天香”。牡丹花的喻称。谓色香冠绝一国,故云。唐·李正封咏牡丹诗云:“天香夜晚衣,国色朝酣酒。”后誉牡丹花为“国色天香”或分别言“天香”、“国色”。唐·罗隐《牡丹》诗:“当庭始觉..

[古汉语]北堂

[古汉语]墓碑

[古汉语]墓碑:【释义】: 立在坟墓前或后面的石碑。用以记载死者姓名,生卒年月以及史略、赞语和子女姓名,等等。秦以前碑为木制,汉以后改为石制。碑多刻文字,以垂久远。唐·韩愈《曹成王碑》:“先王薨于二十五年,吾昆弟在,而墓..

[古汉语]墓碣

[古汉语]墓碣:【释义】: 墓碑的别称。碑,方;碣,圆;形体不同。《后汉书·窦宪传》:“封神丘兮建隆碣。”李贤注:“方者为之碑,员者为之碣。嵑亦碣也。”宋·苏轼《与曾子巩书》:“祖父之没,轼年十二矣,固能记忆其为人,又尝见先君欲..

[古汉语]埏隧

[古汉语]埏隧:【释义】: 亦作隧。墓道。《后汉书·陈蕃传》:“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李贤注:“今人墓道也。杜预注《左传》云:‘凿地,通路曰隧。’”晋·潘岳《杨仲武诔》:“龟筮既袭,埏道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