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历历

[古汉语]历历:

分明、清楚。

一个人在失意不得志时,常怨愤人情反复,世态炎凉。这种情绪往往借托于景物加以渲泄,悲秋寄情则常是古人的一种表达方式:月光那么明亮皎洁,蟋蟀鸣叫于东墙壁下。“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初冬即将来临,天上的星星一颗颗何等分明。

)我往昔的同窗学友,都得志忘情,展翅高飞,全不念过去携手同游的友情,将我抛弃,如像路上行人留下的足迹。这种徒有虚名的情谊,要它有什么好处?(《古诗十九首》之七)

今沿用本义。

梁衡《晋祠》:“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碑石,历历可见。”徐迟《鱼的神话》:“在那儿他用眼睛扫视一下,工地的全景历历在目。”《大众电视》:“面对漆黑的牢笼,往事历历浮现在他的眼前。”

为您推荐

[古汉语]联袂

[古汉语]联袂:也作“连袂”。 衣袖相连、携手同行。抱朴子姓葛,名洪,字稚川。晋朝人。他认为:轻薄的人,以钱财相交,巧逢时机,初有名位,便背离礼教,强装旷达。认为傲慢无拘的人是大度,而那些爱护节操的人是晦涩难通。于是与一群..

[古汉语]莅临

[古汉语]莅临:也作“涖临”。 亲至、亲自到位,周武王驾崩之后,成王年幼,周公代为处理政事,七年后,“成王将欲涖临其政也。”(成王将要亲自到位执掌政权。)当时,召公和周公为左右相,因武王年幼,怕他不留意于抬民之事,故献诗以赞..

[古汉语]力作

[古汉语]力作:尽力劳动。韩非,战国末期的思想家,他认为国家要得以富强;必须明辨是非,赏罚严明,反对巧言,主张耕战,他认为,有六种人,本应得到称誉却反而遭到斥责:为国赴难,忠诚献身者,被斥责为不善于计算的入;见闻虽不多而遵纪守法,服..

[古汉语]连理

[古汉语]零落

[古汉语]零落:凋谢、脱落。屈原是古代高阳氏的后代,有极好的天赋,良好的素质,加之自己不断地修养,具有报效国家之才,然累遭谗毁被疏远放逐。他在诗中说:四季交替,冬去春来,时间不待人,烦乱忧心,“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古汉语]涟漪

[古汉语]涟漪:也作“涟猗”。 古人解释:风行水成纹曰涟,水波如锦文曰漪,皆波纹。后联绵成词,不再细分,释为水波细纹。“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情且涟猗。”(砍伐植树之声坎坎,砍下的植树放置在河岸,河水清清,微波细纹。)(..

[古汉语]寥廓

[古汉语]寥廓:高远广阔。屈原以正直之行不容于世,遭受谗言诽谤而被贬逐。忧愤之情无以倾诉,作诗讬与神人相游,远避尘世,养生炼形,充满了道、庄思想。诗中说:我拉住缰绳,放马驰骋,风伯开路,雷公护卫,乘着南风,随风而去。娥皇女英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