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涟漪

[古汉语]涟漪:

也作“涟猗”。

古人解释:风行水成纹曰涟,水波如锦文曰漪,皆波纹。后联绵成词,不再细分,释为水波细纹。“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情且涟猗。”(砍伐植树之声坎坎,砍下的植树放置在河岸,河水清清,微波细纹。

)(《诗经·魏风·伐檀》)猗,与“兮”同,语助词。《文选·左思〈吴都赋〉》作“涟漪”:“剖巨蚌于回渊,濯明月于涟漪。毕天下之异,讫无索而不臻。”(剖杀巨大之蚌于回旋的深渊,取出如明月之珠在水波中洗。天下奇异的珍宝,竟然没有一样找不到。

)唐人吕向注:“‘涟漪’,细波纹。”

今沿用本义并有发展。

①水波细纹。

秦牧《古战场春晓》:“环庙四株老榕,苍劲魁梧:庙前一方平塘,涟漪潋滟。”杨沫《芳菲之歌》第一部第一章:“永定河边的柳岸,碧绿葱茏。一阵清风吹过,绵长的柳丝轻袅地拂打着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杨进《送小乌龟回家》:“水面出现一圈美丽的涟漪,小龟潜入水中,走了,永远地走了。

②波动(也指内心的波动)。《十月》:“往事啊!辛酸而又甘甜的往事,最能勾起心头的涟漪了。”《小说月报》:“仿佛一朵轻云飘入水中,空气里荡漾起细微无声的涟漪。”《家庭医生》:“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竭力嘶喊,惊醒了蛰睡着的女性芳心,使不安的涟漪与骚动化作汹涌的浪涛。”

为您推荐

[古汉语]零落

[古汉语]零落:凋谢、脱落。屈原是古代高阳氏的后代,有极好的天赋,良好的素质,加之自己不断地修养,具有报效国家之才,然累遭谗毁被疏远放逐。他在诗中说:四季交替,冬去春来,时间不待人,烦乱忧心,“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古汉语]寥廓

[古汉语]寥廓:高远广阔。屈原以正直之行不容于世,遭受谗言诽谤而被贬逐。忧愤之情无以倾诉,作诗讬与神人相游,远避尘世,养生炼形,充满了道、庄思想。诗中说:我拉住缰绳,放马驰骋,风伯开路,雷公护卫,乘着南风,随风而去。娥皇女英弹..

[古汉语]寥寥

[古汉语]寥寥:空虚,天生育人,皆有欲望;有欲则生情,而情是可以节度的。耳朵欲听五声,眼睛欲观五色,嘴巴欲尝五味,此皆人之常情。无论高低贵贱,愚笨、聪明和圣明、不肖,其所欲相同。即使是神农、黄帝,他们和夏桀、商纣也没有什么差..

[古汉语]良久

[古汉语]粼粼

[古汉语]粼粼:清澈明净。晋昭侯元年,封其叔成师于曲头,号桓叔。桓叔施小惠以收众心,使民从之,势力逐渐强大,大臣劝昭侯严加防备。当时,昭侯与桓叔相比,昭侯如流水缓和软弱,桓叔却像石头一样坚硬。昭侯七年,晋大夫潘父与植叔密谋..

[古汉语]嶙峋

[古汉语]嶙峋:高耸重叠。扬雄,字子云。蜀都人。喜好辞赋。汉成帝因膝下无子,将到甘泉宫泰时祠、汾阳后土祠祭祀天地,求取儿子。知扬雄之才,召他为随从。扬雄从甘泉归来,作《甘泉赋》以讽谏,“崇崇圜丘,隆隐天兮;登降峛崺,单垣兮..

[古汉语]灵魂

[古汉语]灵魂:也作“魂灵”。 主宰人体的一种精神实体。楚顷襄王时,屈原继续遭谗陷而被放逐,秦攻楚国,郢都危亡。屈原在放逐途中,心系楚国,对楚国的安危十分担心,对百姓的苦难十分同情。他在诗中说:船向东浮去,见不到君王,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