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灵柩

[古汉语]灵柩:

装有尸体的棺木。

三国魏有朝四节的制度,魏文帝曹丕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及陈思王曹植三兄弟一起到京师洛阳参加立秋前的迎节气之礼。到达洛阳后,曹植的同母兄长曹彰被毒害而死。

七月,曹植与其异母弟曹彪返回自己封地的途中,监视官员又以诏令阻止兄弟二人同行。

曹植满怀悲愤,作诗痛切哀悼和怀念暴死的兄长曹彰,叹息命运多舛。他写到:同胞兄弟离开人世,无从再见到他的身影。他孤独的灵魂飞回任城封地,“灵柩寄京师。”(装放他尸体的棺木却还寄放在京师洛阳城,)死去的人身躯会衰朽毁灭,活着的人很快也要过去。人生在世短暂易逝,就像早晨的露水,很快就干去。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今沿用本义。

巴金《春》十:“你说你哪点对得起爹?爹把你养这么大。他在生你没有做过一种叫他高兴的事情,现在他的灵柩才下葬,你就忘乎其形天天在外面胡闹。”刘叙杰《巍巍中山陵》:“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家庭》:“我没见过母亲,但父亲于1940年在这里入土的时候,眼看灵柩冉冉下降深穴,我曾枪地痛哭。”

为您推荐

[古汉语]零落

[古汉语]零落:凋谢、脱落。屈原是古代高阳氏的后代,有极好的天赋,良好的素质,加之自己不断地修养,具有报效国家之才,然累遭谗毁被疏远放逐。他在诗中说:四季交替,冬去春来,时间不待人,烦乱忧心,“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古汉语]囹圄

[古汉语]囹圄:监狱。自古以来,权利之争关系国家安危。故韩非子主张君主三守,即必须掌握三条原则:心藏不露,即对臣子反映的情况,特别是对权臣的过失,一般臣子的隐情,不泄露,包括不泄露给自己的亲信;独自决断,即君主要爱憎分明,奖惩..

[古汉语]抡元

[古汉语]抡元:专指科举考试考取第一名,明朝科举以八股取士,某年,山阴人朱相公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首题为“不知命”章。开始命题时曾与同事们商定,文章必须三段平做,不失题貌,“始可抡元”。(才能考第一)如果违背了此规定格..

[古汉语]令名

[古汉语]流离

[古汉语]流离:漂泊离散。汉成帝即位初期提倡节俭,以身作则,天下莫不称颂他为贤明之君,然而后营建昌陵时,增高地基,积土成山,挖掘百姓坟墓,耗资亿万。死者恨于地下,生者愁怨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怨..

[古汉语]流芳

[古汉语]流芳:香气四溢,魏文帝曹丕黄初四年,曹植三十二岁,途经洛水,有感于宋玉作《神女赋》,也写一赋,名《洛神赋》。塑造了一个美丽得可望而不可及的洛神形象,展现了一幅哀婉悽迷的画面。赋中描述洛神“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

[古汉语]流苏

[古汉语]流苏:用彩色羽毛或丝线制成的穗状垂饰物(多用以装饰车马、楼台、帐幕、宫灯等),汉人张衡,因感于天下承平已久,君侯以下奢侈之风盛行,作《二京赋》以讽谏,告诫统治者不可荒淫无度,穷奢极欲,赋中说,君位传到明帝,天下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