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宗旨。
学说的要旨大义。《三国志·魏志·荀恽传》:“诜弟,咸熙中为司空。”裴松之注引晋·庾翼《晋阳秋》:“太和初,到京邑与傅嘏谈。嘏善名理而粲尚玄远,宗致虽同,仓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
”隋·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朗法师)早成波若之性,夙植尸罗之本,阐方等之指归,弘中道之宗致。”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摧诸论师,破其宗致。”
【释义】:
宗旨。
学说的要旨大义。《三国志·魏志·荀恽传》:“诜弟,咸熙中为司空。”裴松之注引晋·庾翼《晋阳秋》:“太和初,到京邑与傅嘏谈。嘏善名理而粲尚玄远,宗致虽同,仓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
”隋·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朗法师)早成波若之性,夙植尸罗之本,阐方等之指归,弘中道之宗致。”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摧诸论师,破其宗致。”
[古汉语]仲吕:【释义】: 四月的异名。古以十二音律阴律中的第三律配四月,因古有“仲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吕氏春秋·季夏》:“仲吕之月,无聚大众,巡劝农事。”《淮南子·天文训》:“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
[古汉语]先世:【释义】: 前代;祖先。汉·王充《论衡·感类》:“阴阳不和,灾变发起,或时先世遗咎,或时气自然。”晋·陶潜《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席帽行范氏,自先..
[古汉语]愆尤:【释义】: 过错,罪过。愆,亦作“”、“”、“”,罪过、过失。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发奸私,面相酬证,事途回穴,翻惧愆尤。”汉·张衡《东京赋》:“卒无补于风规,只以昭其愆尤。”唐·李白《古风》之..
[古汉语]上春:【释义】: 即孟春。指正月《周礼·春官·天府》:“上春,衅宝镇及宝器。”正月,杀牲取血涂宝镇和宝器。衅,以血涂沫;宝镇,玉圭之类的珍贵玉器;宝器,钟鼎之类的祭器。郑玄注:“上春,孟春也。”唐·杨师道《奉和正日临..
[古汉语]三阳:【释义】: 正月的异名。按《易》正月为泰,卦象为上坤下乾,即上三阴,下三阳,名“三阳交泰”或“三阳开泰。”故称正月为三阳。又:《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天气下降。”孔颖达疏:“正月,三阳既上,成为乾卦..